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张誉耀 报道 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正参加飞马特等离子电源工作原理及实操培训。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张誉耀
本报通讯员 胡恩姣 王冰清
邹城作为一个县级市,一无大学、二无科研机构,曾使很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苦于得不到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而发展缓慢。
从去年起,邹城市成立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智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3个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这些“非官办”科研机构以全新的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创新机制,开拓了科技与产业化结合的新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破解创新瓶颈
补产业之“软”
与济宁学院合作,实施高精度机器人激光切割系统项目,解决了机器人切割小孔时精度误差大、速度慢的问题;为济信刹车公司进行刹车片分拣系统改造,改进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装置,减小拾取误差,降低返工率,提高了生产效能;为泰山玻纤公司解决了衬帽挖孔压合技术难题,提升了自动化水平;拥有专利技术成果10余项。虽然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在邹城成立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创新成果表现不凡,为当地经济动力转换提供了新动能。
6月26日,在位于邹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于洪金告诉记者,研究院由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9家单位发起成立,主要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集聚培养行业创新人才,现已建成薄板焊接、雕刻、机床上下料等10个公共实验平台。
“邹城因煤炭资源型起步,现如今面临着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壮大,都离不开第一生产要素的创新。但作为一个县级市,没有高等院校、又没有科研院所,缺少‘创新源’,很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因缺少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而发展缓慢。”邹城市副市长刘刚坦然表示。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打破创新制约瓶颈,从去年起,邹城市结合本地产业情况,在全省率先成立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智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3个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破解县级市缺少“创新源”难题。
吸纳创新人才
成果“接地气”
色泽温润如玉,晶莹剔透,洁白无暇,这是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出的玉木耳。“这种木耳少筋、肉厚,口感清脆,营养丰富,且产量较高,是替代黑木耳的又一珍贵食用菌。”在位于石墙镇的出菇实验室,副院长李晓博介绍,玉木耳是研究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共同选育成功的,目前已达到规模化生产标准。
与此同时,该研究院自主研究选育的双孢菇菌种也已完成出菇实验,正在完善配套的栽培技术,有望结束双孢菇菌种90%以上从美国进口的现状。
“有了研究院,等于有了一个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吸纳人才,带来先进的技术,就有了‘接地气’的研发成果。”李晓博说,研究院由山东福禾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和山东省农科院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研究院除了李玉院士,还拥有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宫志远等多名高层次领军人才。他们根据企业、农户的技术需求,进行科技研发,解决了他们遇到的难题。
于洪金也告诉记者,“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科技研发,二是聚拢、培训人才。”目前智能研究院已拥有专业技术人才18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和德国KUKA机器人公司等单位合作,举办了“KUKA工业机器人初级操作培训课程”,成为济宁市首个具备培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储备人才的基地。
山东智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也引进了47名高端研发人才,其中韩国籍、延世大学校化学科硕士姜守钟,持有汽车电池开发、制造等项目执行的经验;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朱修锋,承担过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和财政部产业创新工程项目等多个课题项目。目前,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已研发出级联式中高压电动汽车控制器、电芯实验测试、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装备与测试等多个技术合作攻关项目,拥有专利技术成果20余项,为地方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突破体制障碍
实行“民办公助”
为鼓励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发展,邹城市把3家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纳入今年邹城市百项重点工程,明确政府财政投资资金,同时还纳入邹城市产业创新公共平台管理,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和奖励扶持。
邹城还对这3家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实行了灵活的用人机制,打造科技创新的“赛马场”,科技人才一个时间段内项目完成得好,实行高薪或者奖励;完成得不好,实行末位淘汰。
“对于采取什么形式、如何建立国家承认的合法的研究院所,我们当初也是思索了很久。” 邹城市科技局局长朱红卫解释说,权衡再三后,他们认为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更合适,这些单位没有事业单位体制、编制的束缚限制,又不像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可以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增强技术的溢出效应,可以跟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可以招引人才。
“我们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为了市场需求,非常‘接地气’。”李晓博表示,民办机构不受机制和繁琐程序的限制,专家委员会通过即可,决策速度快,研发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时间短,较好地解决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玉木耳项目从开始研发到实现产业化,只用了半年时间,而以往这个项目从立项、报批、实施等则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与公办单位相比,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并没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全靠企业养活也不切实际,仍然少不了政府在政策、人才引进和项目研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为扶持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邹城市决定,前三年,由市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支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支持他们吸引人才、持续创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受降利率、降税、调整首付比例、放宽公贷甚至是购房直接发补贴等系列楼市新政刺激,今年上半年,山东各市楼市回温明显。不过进入5月以来,有城市房地产交易已经出现“拐点”。 [详细]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顺序却倒过来了,一生病就输液的现象非常普遍。7月11日,为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全面取消门诊成人输液(儿科、急诊和感染科除外),新规首日,输液患者同比就减少了九成。 [详细]
建设宜居城市,交通状况是评价标准之一。通过完善路网设计,济南市一直致力于交通拥堵治理,缓解交通压力。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州市,和济南市区域面积相差不大,也一直在探索改善交通状况的举措。近日,本报记者赶赴广州,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地探访,希望从城市...[详细]
11日,济南气温蹿上了33℃,泉城依旧是个闷热天。面对着高温天,不少市民喊热,但是,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今年入夏以来,气象台一直没有发布高温预警。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 济南发布高温预警从来还没有这么晚过。这也代表着,虽然你觉得挺热,其实现在还没到真正...[详细]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市中区教育局相继公布2016年秋季招生范围示意图。历城区、槐荫区、天桥区、高新区学区公示图也将陆续公布。[详细]
(记者 张敏敏 通讯员 崔文涛刘樹) 近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萧淑芳美术基金支持,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山东美术馆主办的“‘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展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