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马月”终于到了这究竟有什么特别意义?

2016-06-14 11:46:16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孙正国 田兆元
□孙正国 田兆元
  我们渴慕已久的真爱,要猴年马月才能邂逅?我们拼搏创业的梦想,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成功?那些久已许下的诺言,待到猴年马月才能兑现?这些原以为遥遥无期难以实现的心愿,今天有望如愿以偿了!
  因为,“猴年马月”终于到了——2016年的6月5日至7月3日,正是传说中“猴年马月”。
  现如今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将不可知的年月、不可能的愿望,与“猴年马月”相连。其实,猴年马月是一种用生肖动物来纪年月日的时间表示法,生肖年与生肖月相配,猴年的马月,十二年一次。这原本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纪年纪月的智慧,让时间充满特定的文化意味,与现在网传的“何年嘛月”并不相干。
  古代确实有一种纪年式的词来表示“时间上的不可知”,是“驴年”,而非“猴年”。因为驴非中国十二肖兽,“驴年”在纪年中就有了泛指遥遥无期、不可能实现之事的意味。佛教典籍记载“驴年”一词非常多,较早地出现在唐宋,明清佛教经籍也多见。不过,“驴年”与“马月”作为一个词组,清代及以前的文献中未见,当代文学作品才有明确记载。
  那么,回过头来,“猴年马月”究竟隐含了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呢?
“猴年”与“马月”交会
  是好运到来的日子
  一个关键,就是“猴马配”,这并非简单的巧合。著名史学家邢义田先生专门研究过“猴马共存”的造型艺术。1992年,他在山东滕州博物馆注意到一个汉代石刻画像,像中有一树,树下一人骑于马上,马旁有一人弯弓射鸟,还有一人立于马与人之间。2007年,他又连续发现陕西出土的西汉晚期“猴骑马”造型的彩陶俑、河南南阳出土的“猴骑马”造型的汉代陶器、山东东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据此,他从美术史角度提出了“猴马共存”的艺术母题,认为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关于“猴防马疫”经验的多民族交流的艺术创造。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家田兆元是最早从“猴马配”出发系统思考“猴年马月”本义的学者。他认为,“猴年马月”是猴与马的故事在岁时节日上的反映。中外养马必定养猴,马需要猴才会健康,比如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养马人,必在马厩中贴上猴的图像,在套马柱上刻上猴的图像。而且农历五月是端午之月,古时认为是恶月,多病多忌讳,人们会通过健身、药浴、香薰等民俗来禳除瘟疫、祛恶辟邪。而猴年的端午就比较好了,五月的厄运因为猴子的到来而变得吉祥顺遂。
  所以难得“猴年”与“马月”交会,这是一个好运到来的日子,时机难得,万事皆成。
是古代“猴防马疫”信仰的艺术再现
  具体来看,上述立论,除了考古图像资料外,还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例如,“猴防马疫”的观念在晋代传世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三《郭璞》记载,赵固的马忽然死亡,他赶紧找到当时的最杰出博物学家、方术大师郭璞,这位大师开了个“民间奇方”,让赵固去找一种类似猿猴的动物,结果,这个动物嘘吸死马鼻孔,居然真的救活了死马,实在是了不起的神奇医术。郭璞以猴治马病的生动故事,既反映了他作为博物学家的非凡能力,也直接印证了猴马共存母题的合理性。
  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文献记载“畜猴养马”的已知最早材料,其第六卷有记:“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消百病也。”这一记载明确说明猕猴有避邪功能,可以消除马的各种疾病。
  明代小说《西游记》以孙悟空被封弼马温之职而设计出“大闹天宫”的情节,官名与“庇马瘟”谐音,与以猴防马疫的俗信有关。至今陕西凤翔年画及线版上也有很多猴马共存的图样,并题有“庇马瘟”,其目的都是佑护马的健康与平安。
  由此可见,猴马共存造型图像是古代“猴防马疫”信仰的艺术再现,它们以造型艺术进入日常生活,后来被寄以“马上封侯”的美好寓意。同时,它们又以人物传说、地方俗信和年画艺术传承着这一母题。“猴马共存母题”展示了猴可以防灾、减灾、消百病的吉祥品格。
马月是以马的神性来压胜“恶五月”
  除了“猴马共存母题”及其所反映的“猴防马疫”信仰外,猴年马月的另一关键要素是“马月”。
  俗语“驴年马月”、“牛年马月”和猴年马月一样,它们都包含了“马月”一词,而且在近现代汉语中都表示“不可能、不可知、不可信”的时间与事实。显然,“猴年马月”之所以被人们所误用“不可知的年岁”意义,是受到了它的近形结构词“驴年马月”的传染性影响。那么“马月”有什么含义呢?
  “马月”是按十二肖兽纪月的一种名称。夏历纪月法,以寅虎开始纪一月,依次是卯兔纪二月、辰龙纪三月、巳蛇纪四月、午马纪五月。夏历五月正值我国春末夏初之际,气温急剧升高,热度与湿度大幅增加,为蚊虫病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五月因此成为瘟疫多发的季节,在民间形成了“恶五月”的俗信。《春秋考异记》有云:“地生月精为马。”由此,马月之名,乃是以马的神性来压胜多灾多难的“恶五月”信仰。
  至此,从端午节的所在时间五月出发,“端午节”与“猴年马月”关联起来讨论就成为一种合法逻辑,它们都是中国文化智慧专门为春夏瘟疫频发季节立下的“公共卫生防疫警示牌”。
  端午节以仪式的庄严神圣,强化夏历五月防灾除疫的公共卫生意识,而猴年马月则以语言巫术的方式,表达人们可以实现祛除五月瘟疫灾难的美好理想。
  也就是说,“猴年马月”的本来寓意,是端午成功防疫辟邪的良辰吉日,它既是具体的民俗时间,也是寓含巫术求吉的免疫力量。因此,猴年马月是无数“恶五月”中惟一的好日子,而且十二年一遇,是具有免疫力量的吉祥端午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推荐阅读
  • 山东未来城市规划突出以人为本 2020年实现城市职住相宜

    11.jpg

    城市要和谐宜居,规划是龙头。《意见》明确,到2020年,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公开性、权威性显著增强,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城市设计普遍展开,各类专项规划衔接协调,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提升...[详细]

    06-14 07-06大众日报
  • 济南停车收费或告别“2元时代”差别化收费第四次征民意

    read_image.jpg

    此次调整停车收费政策公开征求意见主要涉及10个问题,其中包括“经前期调研,参照外地做法,我市拟将停车区域划分为核心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您是否支持该划分方式”,“您认为核心区的白天时间段停车收费标准应调整为多少:A、8元/小时 B、10元/小时 C、1...[详细]

    06-14 07-06大众网
  • 为治霾再下狠招!山东时隔10年再推乙醇汽油

    11.jpg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办法〉的决定》公布,7月5日起,我省将在济南、枣庄、泰安、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八个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认为,山东继2006年之后再次推广乙醇汽油...[详细]

    06-14 07-06生活日报
  • 车改后的公务员常态:厅官倒公交,打车软件成标配!

    11.jpg

    没了专车,连年过半百的厅级干部都开始挤公交、学会了使用打车软件,改革半年来,大街上打车的公务员多了起来。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用一位副厅级干部的话说,其实以前就是享受特权,现在只是回归了常态。 [详细]

    06-14 07-06齐鲁晚报
  • 济南6条S线市域铁路规划公布 新北站有望建在济阳县

    不是被堵在路上,就是被“堵”在朋友圈里……近一两年来小伙伴们切身感受到济南的“堵”。为缓解拥堵,13日市规划局公布了“三网合一”的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这份推进“城市交通供给侧改革”的规划中明确,除了目前已规划或开建的八条轨道交通线,还将建市区通往商...[详细]

    06-14 09-06济南时报
  • 山东风雹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8亿 24.7万人受灾

    13日白天至14日夜间,山东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雷雨大风天气,局部地区伴有冰雹。据山东省气象台测报,13日下午开始,鲁西北、鲁中北部和半岛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鲁西北的北部和半岛的部分地区有暴雨,鲁西北和鲁中地区局部有冰雹。[详细]

    06-14 11-06新华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