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产业释放红利 黄堽镇脱贫致富进入"快车道"

2016-05-05 12:4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郭豪

  黄堽镇副镇长朱拥军向采访团介绍牡丹产业脱贫致富的情况

  68岁的村民刘维城通过土地流转和园区务工的方式,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

  盛华、冠宇牡丹产业园辐射带动贫困户示意图

  大众网菏泽5月5日讯(记者 郭豪见习记者 孔祥申)4日上午,中国网络媒体菏泽行采访团来到牡丹区盛华、冠宇牡丹扶贫种植基地进行采访。据悉,盛华、冠宇牡丹产业园依托牡丹产业优势,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解决贫困户就业495人,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近年来,菏泽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牡丹区黄堽镇是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最大的镇,牡丹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有稳定的牡丹籽、牡丹花、牡丹根等原材料销售渠道。盛华、冠宇牡丹园是依托牡丹种植的牡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规划打造万亩牡丹园,集约土地的方式以流转为主。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目前,盛华、冠宇牡丹产业园已流转周边杜庙、宋楼、侯集等6个行政村5028亩土地,包括219户贫困户783余亩。按照协议,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每年每亩可得到约1600元租金(1300斤小麦市值),高出传统种植收益的600元。

  同时,优先吸纳流转出土地的贫困户到园区务工,主要从事牡丹种植、管理工作,让贫困户收获双重受益。工种分为长期工和临时工,长期工每月收入1600元,年收入14400元;临时工工资按日结算,每年可工作180天,每天平均40元,年收入可达7200元。

  今年68岁的村民刘维城在牡丹园里务工已有三年时间,以前,他因为年龄原因,无法外出打工,家庭收入主要靠一亩半地种植粮食的收入,年收入仅1000多元。后来,刘维城把土地租给牡丹园,仅租金就有2200余元,他又受雇到园区里长期工作,年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家庭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此外,据黄堽镇副镇长朱拥军介绍,盛华、冠宇牡丹产业园的发展带动了黄堽镇牡丹产业的发展,银商、天草等牡丹企业先后落户黄堽镇,牡丹种植规模达到3万余亩,有效地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山东5市23县抗震级别提高,以后建房子能住40年

    11.jpg

    新修订的国家标准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下简称“新区划图”)将于6月1日起执行。根据防震减灾法规定,一般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高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详细]

    05-05 07-05齐鲁壹点
  • 济南出台公租房管理新规:租一次最长5年 最短1年

    11.jpg

    因为子女就学等原因想调换公租房,咋办?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济南市公共租赁住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问题也有了答案。该暂行办法中提出,调换公租房可选择“互换”或“重新摇号选房”的方式进行。 [详细]

    05-05 08-05济南时报
  • 省级医院知名专家号进入“调价期”:从二十多涨到一百八

    11.jpg

    进入5月份,知名专家号涨价有了眉目。2日,省胸科医院率先将知名专家号涨到了100元。记者了解到,省眼科医院也已拟定出计划,从下周起将该院知名专家号从21元涨到180元,由于知名专家号需提前一周预约,也就是说患者现在就要多花钱了。 [详细]

    05-05 08-05济南时报
  • 济南城乡教师将统一招聘分配,乡村教师或享政策倾斜

    11.jpg

    从今年起,教师招聘不再区分城区和农村岗位,统招统分,并向乡村学校倾斜。同时,中高级职称所占比重也将适度向农村倾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方案还将提高乡村教师的住房环境以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标准。 [详细]

    05-05 07-05生活日报
  • 济南今日立夏将迎来夏雨大风天 雨后温度骤降11℃

    5日,开启“立夏”模式,当日最高温可达31℃。立夏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的标志。比较应景的是,夏日节气里的第一场雷雨,午后时分便会匆匆赶来。 [详细]

    05-05 08-05济南时报
  • 家门口就业鄄城县开创“造血式”脱贫新模式

    据介绍,鄄城县规划建设了4个发制品产业园,目前已吸引美国、韩国、香港、许昌等国内外56家发制品企业进驻,全县发制品企业达到2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9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详细]

    05-05 12-05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