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释放正能量 营造健康和谐网络环境
日前,全国网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联合开展了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抓捕了一批恶意造谣的“网络大V”。“要有分辨力,不做谣言的观众,不用肆意挥舞的话语之剑伤害别人,而应该传播正能量,成为维权的斗士。
原标题:释放正能量 营造健康和谐网络环境
□记者 赵 琳 报道
本报济南8月29日讯 日前,全国网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联合开展了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抓捕了一批恶意造谣的“网络大V”。此举受到公众和多数网民的普遍支持。山东各界代表人士表示,应坚守“七条底线”,释放正能量,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之前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山东某地嫁女儿要收三斤三两人民币的彩礼,随后有网友拿百元人民币过称,称出三斤三两重的人民币约合16万元。紧接着,山东嫁女儿是卖女儿的传言就满天飞了,给山东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提起网络谣言的危害,作为网络从业者的大众网总编辑朱德泉很是痛恨。“虽然我们派出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此传言没有任何证据,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但伤害已经造成了。所以狙击网络谣言,要在第一时间反应,让正能量声音成为主流。”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兼新闻发布处处长陈强认为,网络谣言之所以容易扩散,是因为抓住了公众急于想要了解“真相”的心态。“及时发布权威的信息,是阻止谣言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涉及党务政务信息、政府决策等事项时,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与决策内容有利于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权威信息,有效防止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比如前段时间,省委省政府发布今年十件实事,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阅读量转发量超过10万次,大家理解透了政策,就不会产生误会。”
“为什么网络谣言传播得特别快,除了互联网的匿名、自由和交互特质,一些网民的素质偏低也是重要原因。”山东大学教授王振爱认为,现在的大环境是大家都在消费网络文化,把很多负面的情绪宣泄到虚拟空间中,从根本上说还是个人精神世界的空虚。他在济南的几个校区都开设了一门本科生综合素质课,结合时事热点讲课,帮助学生树立大学的精神,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果网民的素质提高了,一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虽然公安机关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纷纷叫好,但山东舜易律师事务所的王燕律师认为,重拳严打网络谣言,必须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制度完善了,规矩明确了,在司法实践操作层面才能减少障碍,有效打击网络传谣行为。
新浪微博用户@flyingwinner在省直某机关工作,他告诉记者,一般不会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我之前看到一个儿童失踪的微博,不假思索地转发扩散,但后来经证实是一个儿童服装品牌的广告。”此后,他学会了正视网络言论,不人云亦云、盲目传播。“要有分辨力,不做谣言的观众,不用肆意挥舞的话语之剑伤害别人,而应该传播正能量,成为维权的斗士。”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生共荣,必须从制度规则的层面解决问题。一句话,要立规矩。所谓立规矩,就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运转,要有法可依,要遵守社会公德。同是媒体,就必须有整齐划一的规则,不能厚新薄旧,也不能厚旧薄新。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不能允许无责任担当的媒体大放厥词、误导舆论,也不应该使有责任担当的媒体故步自封、难有作为。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