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0 07:31:00 我要评论
王红军 来源: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王红军
“十二五”期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0%左右。到2015年,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黄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
4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参与者、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昝胜锋表示,“加快推进‘黄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完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黄三角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十一五”期间,黄三角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民营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化市场逐步规范繁荣,已经初步形成以生态观光、影视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等为代表,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体系。
对于黄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成绩,昝胜锋表示应该有客观的认识,“从整体上看,黄三角地区尚未形成可持续内生增长的产业生态系统。本区文化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短,文化产业在本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从客观上来说,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制约,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制定‘黄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变得刻不容缓。”
昝胜锋表示,“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拓展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环渤海地区整体文化产业发展实力,对于完善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昝胜锋认为,制定“黄三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指导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黄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蓝色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
黄三角后发优势卓著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文化产业SWOT分析认为,黄三角后发优势卓著。把高效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的黄河三角洲,将成为我国今后高效生态经济的样板,并区别于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模式。
昝胜锋表示,所谓的后发优势主要是指黄三角长期经济发展缓慢,开发滞后,客观上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储备了比较丰富的人文资源,这正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优势所在。“比如说惠民魏氏庄园、邹平丁公陶文等文化资源,虽然开发利用尚属于初级阶段,但另一方面也为现阶段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雄厚的资源,有利于‘黄三角’优势的进一步凸显。”
据统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优势突出,人均未利用土地约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45%;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既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又拥有河口湿地自然景观。古老的黄河文明、浓郁的天然生态,武圣故里、世界风筝之都构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惠民魏氏庄园、邹平丁公陶文、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陈庄西周古城遗址等文化资源和历史古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独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黄三角”厚重而富有灵性的文化底蕴。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通过直接引进、学习国内外文化产业应用技术,在较高的技术层面进行文化与技术的融合,通过直接学习和吸收文化产业先进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方法,吸纳文化产业投资,就有后来居上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昝胜锋说。
黄三角要向自身挖潜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黄三角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高本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坚持网络化、优势互补、协作联合发展模式,主动谋求与京津冀、天津滨海新区、半岛城市群的合作联合,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对接产业的梯度转移。
“这个‘区域合作原则’,主要是指与周边省市区、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开展开放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合作活动。”昝胜锋表示,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位特点可以看出,它是处于天津滨海新区、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济南城市圈的过渡地带,加强四者区域之间文化市场的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发展。
有合作,也必然有竞争。昝胜锋认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自然优势,相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过程也有所下降。因而,黄河三角洲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可期望如长三角、珠三角一样获得诸多的外部支持,只能更多地转向自身潜力的深入发掘。”
昝胜锋说:“‘高效生态’成为黄河三角洲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一个新的定位。比如说在区域旅游产业方面,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梦幻石油城、武圣故里、世界风筝之都、循环经济典范’的主题,打造两个旅游区和重大开发十大旅游重点产品。”
■ 链接
黄三角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烟台市的莱州市等,共19个县(市、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按照“突出高效生态经济主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探索大河三角洲开发新模式”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以黄河生态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历史经典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形成面向市场同时具有鲜明绿色生态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区块和产业集群,向规模化、聚集化方向发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