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7 07:00:00 我要评论
乔显佳 来源:齐鲁晚报
南边箱内有鼎、鬲。本报记者张中摄
沂水纪王崮崮顶春秋墓主人是什么身份?多位考古专家以证据不足为由,不愿发表意见。省考古所原所长、研究员、著名考古专家张学海提出个人看法:此墓很可能是莒国墓。
张学海到考古现场探望之后认为,从青铜器器型来看,与此前莒国出土的青铜器物很相似。当时,与中原各国沿用周礼,使用单数鼎陪葬不同,靠近大海的莒国实行的是“夷礼”,用鼎陪葬时常用双数。此次出现7鼎,尽管是单数,但只是较少的情形,仍应该依据器型判断为莒国墓葬。相对中原各国沿用周礼,以鼎象征身份随葬的礼制,莒国则实行鼎、鬲同时随葬,两者相隔摆放。
张学海介绍,此前考古人员在对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器进行研究后发现,上有铭文“莒公”二字,随葬有10个鼎,10个鬲。“莒公”即莒国的国君。沂水春秋墓尽管是7鼎、7鬲,也可以作为一种相当于“国君”的身份来使用。两处春秋墓葬同处今天沂水县境内,很可能同为莒国文化,同处莒国地盘。
纪王崮位于莒国都城(现莒县县城)西北向50公里之内,齐国、莒国部分分界线——齐长城的南面,从地理上推测也很可能是莒国墓。
在《左传》中,有“纪侯大去其国”的表述。一些考古专家据此认为,如今的纪王崮很可能是公元前690年被齐襄公灭掉的古纪国,其都城在现寿光市境内纪王台,国破后,纪哀侯(姜叔姬)带领部分随从逃到纪王崮,延续数世。但是,《左传》所述与我国另外一部经典史册《史记》又有明显出入。
张学海认为,所谓纪侯“去国据此”很可能只是后人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强悍的齐国不会允许一个丧国之君逃跑到此居住多年,逃跑中也不可能携带如此多的青铜重器翻山越岭。纪国在春秋早期被齐所灭,而此墓断代应属春秋中期偏晚墓葬,两者相差几十年,从时间上看与纪侯“去国据此”之说也“对不起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