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台儿庄举行无名英烈安葬仪式

2012-04-08 12:50:00    作者:司君波 通讯员 陈学超 谢美慈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今天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胜利74周年纪念日,也是台儿庄古城重建的纪念日。上午,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大战无名英烈安葬活动。

    纪念台儿庄大战74周年

    台儿庄举行无名英烈安葬仪式

在四名武警战士的引领下走向城门外为无名英雄安葬。(高启民 摄)

少先队员为无名英雄敬献鲜花。(高启民 摄)

参加台儿庄大战的抗战老兵及子女手持鲜花致以敬意。(高启民 摄)

现年93岁的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张玉泉为无名英雄墓点亮长明灯。(高启民 摄)

    大众网台儿庄4月8日讯(记者 司君波 通讯员 陈学超 谢美慈)今天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胜利74周年纪念日,也是台儿庄古城重建的纪念日。上午,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大战无名英烈安葬活动。

    上午9时,台儿庄城区内警报长鸣,古城西门墙内北侧,花圈环绕,人群肃立。3分钟后,主持人宣布台儿庄大战无名英烈起灵仪式正式开始。伴随着高昂的《大刀进行曲》,八名青年代表将盛放烈士遗骸的灵柩缓缓托起,在四名武警战士的正步引领下走向城门外。无名英烈安葬仪式分起灵、送灵、迎灵、安葬、祭奠五个程序,八名青年代表在古城西门外将烈士灵柩送上扎满鲜花的灵车,灵车在社会各界群众的注目下缓缓驶向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西侧的墓地。9:30,伴随着舒缓的安魂曲,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主持下,殡葬人员把台儿庄大战无名英烈遗骸下葬到墓宫中。

    记者了解到,2011年9月,台儿庄古城在西门北侧的重建施工中偶然发现两具遗骸。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也在第一时间专程将遗骸及其附属物送交山东大学鉴定,以准确判断两具大战尸骸的生前身份,并请专家对遗址进行了保护性挖掘。通过山东大学人类学和考古学专家的双重鉴定,确认逝者是台儿庄大战中的国军将士,年龄分别在25和35岁左右,而姓名已无从考证。

    为让这两位被世人遗忘了70多年的烈士在人们的景仰和祝福中入土为安,方便国人祭奠英烈,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枣庄市台儿庄运河古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经过精心筹备,将墓地选在台儿庄大战主题文化区,位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李宗仁史料馆中间,与台儿庄大战旧址——台儿庄老火车站旧址隔河相望。墓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雕塑占地30平方米,祭拜广场占地600平方米。雕塑主要展示了残垣断壁和年轻战士的形象,表现了中国军人摧不垮的忠魂热血和铁骨豪情!铭文的黑色造型,表现先烈视死如归的精神。

    据了解,台儿庄大战中,台儿庄古城西北角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五十七把大刀定乾坤”的血战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日军攻陷古城西北角,欲夺西门,企图切断中国守军与城内联系。国军组成敢死队,手持大刀、手榴弹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殉难44人。

    当年参战将士及亲属代表、参战军队家乡的代表及当地学生、群众代表近千人参加了安葬仪式。

杨凯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