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1 07:03:00 我要评论
吴允波 来源:大众日报□杨 林 吴允波 报道 为了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小明(右一)正在学习电动车修理技术。
元旦将至,小明正往宿舍的窗户上贴窗花,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杨 林 吴允波 报道
◆从小明记事时起,家里就“三天一大打,一天一小打”,父母几乎天天打架。母亲离家出走后,父亲借酒浇愁,喝醉了,就打小明。“我身上的伤疤都是父亲给我留下的。”
◆对暴力的恐惧,让小明也选择了离家出走。白天在大街上乞讨,晚上就睡在废旧房子或桥洞里,生病从不买药不看医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好过呀,几乎天天处于恐惧之中。”
◆从15岁到17岁,小明因盗窃多次被抓住。有几次,小明被扭送到派出所,两次被决定拘留,因为年龄小没有执行。“随着饭量增大,为了填饱肚子,我开始学坏,偷呀抢呀都学会了。”
◆最怕的是挨饿挨打,最盼的是吃饱穿暖。他表示劳教结束后,回到老家办个身份证,然后出来打工。“我不会回家的,也不会见我爸的,到镇上办了身份证就离开。”
□ 本报记者 吴允波
本报通讯员 杨 林
17岁,本是在学校里读书的年龄,然而小明(化名)却已在街头流浪了9年,并且因盗窃被劳教。12月26日,记者在省未成年劳教人员管理所里和他进行了一下午的长谈。
小明是临沂人,1.6米的个头,小圆脸,说话思路很清晰。还没有成年的他,一开口却显得那么老练,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成年人。
身上伤疤全是父亲留下的
小明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在重男轻女的山村,男孩小明的出生给这个农家带来了短暂的欢乐。然而,从小明记事时起,家里就“三天一大打,一天一小打”,父母几乎天天打架。每次打架,暴怒的父亲总会把母亲打得遍体鳞伤,幼小的他吓得躲在角落里发抖。他不敢哭,一哭必然召来父亲一顿耳光。
小明清楚地记得,8岁那年,一个夏天的晚上,小明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惊醒。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父亲把热水瓶、盘子、碗等很多东西摔在地上,然后拉过母亲一阵暴打。小明奇怪的是,母亲这次没有哭,也没有还手,而是紧紧咬住嘴唇。父亲一阵发泄过后,躺在床上睡着了。母亲抱过惊恐的小明,什么话也没说。躺在母亲的怀里,小明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天亮他醒来时,母亲不见了。
幼小的小明隐隐约约地意识到,母亲是忍受不了父亲三天两头的殴打,舍弃了最爱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母亲走后,父亲几乎天天借酒浇愁,喝醉了,就打小明。母亲出走一周后,爸爸又喝醉了,小明躲在墙角吓得瑟瑟发抖。突然,父亲把酒瓶摔在地上,满地都是碎玻璃。父亲拉过小明,让他跪在碎玻璃上。顿时,鲜血从小明被扎破的膝盖里流出来。
“我在外面流浪了9年,被别人打过很多次,都没有留下伤疤。我身上的伤疤都是父亲给我留下的。”小明撩起裤腿,露出膝盖给记者看,只见他的膝盖上布满斑斑点点的疤痕。对暴力的恐惧,让小明在母亲出走一周后,也选择了离家出走。
寻母未果街头流浪
小明听村里人说,母亲离家后去了青岛。他又听说同村的一位叔叔要去青岛打工,就央求这位叔叔带上他。这位叔叔同情他,就将他带到了青岛。可是到了青岛后的第一天,急于外出寻找妈妈的小明就和叔叔走散了。小明只好流落街头,四处游荡。
在刚刚流浪时,幼小的他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溜达,晚上就随便在路边睡。因为不知道怎样能弄到吃的东西,两天多的时间,他没吃一口饭,仅仅在路边捡了半瓶矿泉水喝了。最后实在是饿极了,他站在一个路口,看见比较面善的叔叔阿姨,就胆怯地上前问:“能给我点吃的吗?”问了五六个人后,终于有一个好心的阿姨给了他1元钱。他去买了4个馒头,一次全吃光了。
第一次乞讨到东西后,他感觉这个方式能填饱肚子,就开始白天四处游荡着乞讨。有一次,一位好心的阿姨给了他5元钱,并问他来自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小明撒腿就跑。他对记者说:“就是饿死在外面,我也绝不回家了。”因为他怕爸爸,恨那个破碎的家。爸爸打跑了妈妈,打跑了自己,他脑海里完全没有了家的概念。
小明白天在大街上乞讨,晚上就睡在废旧房子里或者桥洞里。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废弃的大厦,作为暂住地住了进去。在这个废弃的大厦里,早已住进了十几名流浪儿,小明和他们组成了一个大“家”。白天,他们分头出去乞讨,晚上都回这个“家”住宿。在这个“家”里,小明是年龄最小的,晚上回来如果没有乞讨到东西吃,一些大点的孩子会接济他一些食物。当然,这个群体也是没有秩序的。有一次,小明因为说错了一句话,两个大孩子将他摁在地上,狠狠地踢他的腿,致使他的腿肿了三四天。
由于怕迷路,小明只在大厦附近两条好记的路段乞讨,晚上早早回“家”。一年后的一天晚上,他回家时,突然发现大厦正在拆除。这个“家”没了,在这个“家”里结识的朋友也都找不到了。小明只好在附近随机找地方住,夏天睡在银行门口、桥洞、广场。冬天实在太冷了,就住在居民楼的楼道里。偶尔乞讨到钱时,他也去网吧睡一晚上。
“由于衣食无着,我经常生病。生病了从来不买药不看病,即使有点钱也舍不得花,得留着钱买饭吃。”小明不记得自己得过多少次病了。有一次,因为乞讨时突然下雨,遍身淋透的小明生病了,发起了高烧。小明没有钱买药,他来到一个网吧,以帮助打扫卫生为条件,在网吧的沙发上躺了整整4天。饿了渴了,就捡上网者吃剩的东西、喝剩的矿泉水。说来也怪,4天以后,他的病竟然好了。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好过呀,几乎天天处于恐惧之中。”小明说,害怕被其他乞讨者打一顿,害怕讨不到东西吃,害怕生病,害怕下雨下雪无法外出乞讨,还有孤独带来的莫名恐惧。天天被恐惧所包围,犹如惊弓之鸟的小明,竟然靠乞讨度过了童年时期。
“好心人”将他卖到上海
13岁那年的一天,小明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溜达着。到了下午太阳偏西了,他还没有乞讨到几毛钱。“咕咕”叫的肚子提醒他,今天弄不好要挨饿了。正在这时,一个长相十分面善的叔叔走了过来,问他饿不饿?小明点点头。
这个“好心人”买了一个汉堡递给他,小明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看他吃完汉堡,这人又从兜里拿出了一瓶饮料递给他,毫不提防的小明一口气喝光了。喝了饮料后,小明就迷迷糊糊地睡去。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小明醒来时,发现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那个给他买汉堡的人不见了,一个脸上带伤疤的中年男子对他说:“你被卖给我了,以后要听我的话。”这时小明才知道,他被贩卖到了上海。
第二天,“伤疤脸”带着他和另外两个小孩来到一个商场前,要求他们进商场偷东西。三个小孩很怕凶巴巴的“伤疤脸”,只好进商场去偷。另外两个小孩成功了,小明被发现了,“伤疤脸”赶紧进去把他领出来,还向商场经理连连道歉说“小孩子不懂事”。等回到住处时,“伤疤脸”劈头盖脸把小明暴打一顿,还不准吃东西。其后的日子里,晚上回到住处,三个小孩谁偷的东西少,“伤疤脸”就不准谁吃东西,甚至暴打。由于小明以前没偷过东西,多数时候都是他挨打。
一个多月后,再次去商场偷东西时,小明想到了逃跑。他怕被“伤疤脸”抓住,就钻到商场的一个死角里藏了起来。到了晚上天黑了,商场巡查的保安发现了他,把他送到了派出所。派出所干警问他叫什么,家住哪里?小明只是说“不知道”。派出所干警把他送到了救助站。
“在救助站的日子真好,不愁吃不愁穿。”小明说,在救助站里的一年,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在救助站里,不但能吃饱穿暖,工作人员还组织孩子们做游戏、识字。小明想,如果能在救助站生活下去,那该多好啊!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年以后,救助站对他们进行集中遣返。由于小明在青岛呆过,最后又被遣返回了青岛。
屡次偷窃走上歧途
回到青岛后,无依无靠的小明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涯。小的时候乞讨比较容易,随着年龄的增大,乞讨越来越难。有一次,一个社会青年对他说:“你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为啥要饭?再看见你要饭就揍扁你。”他赶紧逃走,走了好几条街道才敢停下来。
“随着饭量增大,为了填饱肚子,我开始学坏,偷呀抢呀都学会了。”小明说。开始他捡点废品卖,实在难以果腹了,就开始想歪点子。他清楚地记得,每当乞讨不到东西时,就会偷偷地溜进建筑工地,称来找爸爸。趁人不注意,他拿起一块铁或钢之类的东西就跑。拿去卖个十元八元,一天的饭就有着落了。
他多次试着找个活干,但由于年龄小,又没有身份证,工作很难找。终于有一次,一个收破烂的中年人收留了他,让他帮助收破烂。结果干了两个月,一分钱也不给他。最后,他把这个人的自行车偷出来卖掉了。有一次,他找到了一个小餐馆打工,由于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他被赶了出来。几次打工失败,使他对找工作失去了信心。
但生活还得继续,吃饱肚子对小明来说成了最大的问题。他清楚地记得,15岁生日那天,一上午没有乞讨到东西吃。他实在饿极了,看见大街上一个孩子手里拿着鸡腿在吃,他跑上去一把抢到自己手里,边跑边吃。等两三分钟后被孩子的爸爸抓住时,他已经将鸡腿吃光了。结果,他被送到了派出所。因为他年龄小,派出所的干警将他教育了一番,就把他放了。
第一次被送到派出所,小明心里很害怕,认为警察会狠狠地揍他。干警耐心地对他进行教育,并没有打他,还给他泡了一碗方便面。这次被公安机关处理,小明一方面觉得警察是好人,另一方面觉得做点错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警察不打人”。
有一次,他钻进一个居民家里偷东西。偷了一些零钱准备离开时,恰好遇见了外出归来的男主人。男主人二话没说,冲着他的脸就是一顿猛扇,揍完他后又把他送到了派出所。警察查实后,决定对他实施拘留,但因为小明年龄小没有执行。
从15岁到17岁这段时间,小明因偷东西多次被抓住。由于年龄小,偷的东西少,一般是被失主教训一番了事。有几次,小明被扭送到派出所,两次被决定拘留,因为年龄小没有执行。
“未教所”里的悔悟
2011年9月,小明因为偷东西再次被公安机关抓获。由于已经17周岁了,而且是屡教不改,小明被送到省未成年劳教人员管理所劳教一年。
“在未教所里能吃饱穿暖,我感觉这里真不错。”小明很开心地对记者说,来到未教所几个月,他体重增加了十几斤。在一下午的聊天中,小明重复最多的是他的期盼和担忧。他说,十几年来,他最怕的是挨饿挨打,最盼望的是吃饱穿暖。
小明告诉记者,将来解教后,自己已经成年了,他要回到临沂的老家,去办一个身份证,然后出来打工。“我不会回家的,也不会见我爸的,到镇上办了身份证我就离开。”小明说。从小明的这个表态可以看出,暴躁的父亲不但给小明的身体留下了伤疤,更在他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在聊天中,小明多次说:“我多么羡慕其他有爸爸有妈妈的孩子呀,有人管,能上学。哪怕就管我吃管我住,我也不会在外面学坏呀。”
在采访中,记者总是强忍着泪水。17岁,正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日子的年龄,而小明已经过了9年的流浪生活,难以想象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更让记者震惊的是,在未教所里,这样的孩子竟然有许多。流浪的生涯,充满着苦难和委屈,这种生活给孩子们的心灵到底会留下什么印记呢?
可喜的是,小明已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他说,“这些年来,挨冻挨饿挨打是常有的事。虽然未教所很好,但我不想再回来了。以后出去我要好好干,反正我有力气,不论干什么都能生活。”
结束谈话时,小明说:“以后我能自食其力了,如果遇到像我这样的孩子,我一定会努力地帮助他们,不让他们和我一样天天担惊受怕地生活。”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