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市民花数十年时间 收藏徽章千余枚徽章

2011-12-28 07:11:00    作者:尹明亮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徽章 昭和十二年 历史记忆 民国九年 日军侵华
[提要] 许振宁说,在他的徽章里,关于日军侵华的并不多,这是仅有的日军为纪念他们的侵略行为而制作的。

在许振宁看来,每枚徽章都有一个故事。

文/片 本报记者 尹明亮
  57岁的许振宁是济南第三十四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虽教学繁忙,但他工作之余却有一个小小的爱好,那就是收藏各式奖章和纪念章。前不久,他在学校举办了一场徽章展,千余枚各式徽章,让师生们大开眼界。
  收藏数十年
徽章千余枚
  25日,在建大花园许振宁新买的房子里,他和妻子正在收拾房子,人还没住进来,但前几天刚刚在学校展出过的徽章早已被带到了新家里。
  一个大大的纸箱,一枚枚或新或旧的各式徽章,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世博会,甚至更近的时候。徽章整齐有序地别在一块块颜色不一的手帕上,具体数量连许振宁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也没认真清点过,只是大体分了分,至少也得一千多枚吧。”
  记者翻看着,古铜色的徽章中,每个里边都有一些故事。一枚标着“民国九年”的香港木匠总工会成立纪念章是其中年代最早的,时代、材料、图案多样的毛主席头像徽章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要是一枚枚看,一上午也看不完。”看记者看得仔细,许振宁提醒着。
  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徽章产生兴趣了,“从文革那时候就慢慢收集,谈不上专门收藏,就是一个兴趣。”几十年来,或买或换,作为教师的许振宁收入虽不算太高,但他的徽章却渐渐多了起来,。“要说收藏,这些徽章不算多,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每收获一枚,心里也都乐滋滋的。”许振宁谦虚道。
徽章无贵贱
都是一个记忆
  其实对许振宁来说,这一千多枚徽章值不了什么钱,他更多的花费是在邮票等东西的收藏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是那些。
  “收集徽章不是为收藏,这不像纪念币,也不像邮票,由于不是只有官方才能做,式样、数量太多,不可能都收藏到,但每一枚都是一个特殊的记忆。”许振宁说。在他的徽章里,并没有太多很珍贵的,有军功章,也有纪念章,有几十年前的,也有最新的,“不管啥时候的,不管什么章,做出来就为了纪念,这个就是徽章的珍贵之处。”
  在一堆徽章里,几枚济南第三十四中学的徽章显得有些简单、朴素。“很快就要退休了,这两个章一个是学生的,一个是老师的,也算给退休以后的自己留个纪念。”许振宁略有些伤感地说道。
两枚日军侵华徽章
老许最珍惜
  与大多数徽章都别在手帕上不同,两枚看上去陈旧又有些沉甸甸的徽章,被许振宁单独装在了一个塑料袋里,这是十多年前,他从朋友那儿连换带买得来的,“这都是日本侵华时,日军制作的,都是证据。”
  许振宁说,在他的徽章里,关于日军侵华的并不多,这是仅有的日军为纪念他们的侵略行为而制作的。较大的一枚上写着“支那事变记念,昭和十二年”,另一枚较小的是一元面值的“昭和十二年征支纪念币”。
  “这都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制作的。”看着徽章上掠过长城的日军飞机,手持刺刀的侵华日本兵,许振宁对记者介绍着。“其实这些徽章里边都有故事,看着一千多个徽章不算多,但想想这里边是一千多个故事,就有价值了。”许振宁说,现在上班顾不上,等退休了,他要细细地挖掘这些徽章背后的故事。

刘宝才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