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青岛年末"用工荒"提前到来 年轻人短缺严重

2011-11-24 07:50:00    作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经营 用工荒 年轻工人 返乡
[提要] 今年年末的“用工荒”比往年来得更早了一些。对于青岛质誉美工艺品有限公司来说,往年这个时候,正加班加点地赶年末订单,而今年却因缺少人手发愁。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岛城很多出口加工型企业,流水线只开了一半,车间里40岁50岁的“大龄”人员越来越多 。不少企业负责人感慨,至少在眼下,用工荒比全球经济衰退更可怕。

  ■隐忧

  大龄工人之后谁来接下一棒

  即墨的孙先生在青岛质誉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做了7年人力资源工作,而他所在的公司也遭遇了缺人问题。在他的印象里,每年的春节过后以及6月份初高中毕业季,公司里都会有人力补充。但近两年来,两个“关口”补充的人力少之又少。“基本工资在1100元左右,工作日加班10元/时,休息日加班约14元/时,法定节假日加班约为20元/时,这样的待遇在当下已经没有足够吸引力。”孙先生说,很多工艺品厂不能按件计钱,想要多赚钱,只能全凭加班加点。对于年轻人的流失,孙先生认为与工作性质不无关系。

  “在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自菏泽、济宁等内陆地区的员工占了相当比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去内陆城市办工厂,比如原来在黄岛的韩资企业吾卢拉玩具公司,迁往临沂莒南县。这样一来,就地消化劳动力,很多人也有‘能在家里赚1000元也不在外面赚1500元’的想法。”英贝特玩具礼品公司姚向军分析认为。

  “从人力结构来看,20~35岁是黄金用工年龄。但不久前我参加一个企业的招聘,发现最小的工人35岁,最大的已经四五十岁。”青岛市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冷继昌也觉察到了今年普通工人高龄化的新现象。在冷继昌看来,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用工群体,对工作待遇的诉求较高,不再满足简单却耗时的体力活。要留住这些“新一代”普通工人,企业需要从福利、文化和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人力资本经营,以获取劳动生产率“红利”。

  另一方面,企业只能降低年龄门槛。整体上看,这样能够给企业节省15%的成本。但同时,冷继昌也提醒,“虽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风险成本却也随之提高,需要警惕由此带来的员工健康问题。”

  冷继昌的担忧显然不无道理。虽然说着“拿针的活不累”,但56岁的钟亦宜也承认,“不同颜色的毛绒玩具刺激眼睛,不戴老花镜时间一长太阳穴就疼”。当然,对于钟亦宜们来说,等到真干不动或者干烦了,她们完全可以撂挑子走人。但是,在他们这些“大龄工人”之后,谁又能来接过下一棒? 文/图 记者 朱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