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第21届啤酒节完美谢幕 饮酒1100吨创历届之最

2011-08-29 07:28:00    作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青岛国际啤酒节 落幕 游客
[提要]  历经16天的尽情狂欢,第2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于昨晚完美谢幕。本届啤酒节秉承“百姓的节日、啤酒的世博、文化的盛宴”的办节宗旨,在保持自身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从场馆装饰 、演艺活动、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各方面努力比肩慕尼黑,连创四个历史之最。据统计,本届啤酒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77万人次,比上届游客量330万人次增加47万,消费啤酒1100吨,比上届饮酒量1007吨增加93吨。

  “小超人”上演复仇记

  在闭幕式晚会上,新科酒王李保成携亚军张波、季军任光超亮相,进行了饮酒大赛的酒王表演赛。在27日晚的总决赛中,“小超人”任光超夺得了1500毫升大杯速饮和一分钟速饮两个项目的第一名,但却因为个人吹瓶犯规导致这一项目成绩无效,最终无缘冠军宝座。在闭幕式晚会的表演赛上,两届酒王任光超上演了一出完美的“复仇记”,以两轮第一名的成绩绝杀新科酒王李保成。

  首先进行的是个人吹瓶项目,张波虽然“吹”出了6秒88的好成绩,但由于瓶中剩酒过多而成绩无效。最终任光超凭借6秒92的成绩超越了李保成。随后的1500毫升大杯速饮项目中,任光超喝出了7秒37的好成绩,李保成则状态不好,仅喝出9秒11的成绩。对此,李保成表示,他当天的状态不好,是因为前一天晚上为了庆祝夺得酒王桂冠、开走奖品轿车而喝了一晚上。任光超也是直言不讳,“恨自己总决赛中发挥不好”。

  五大奖项“水落石出”

  闭幕式晚会上的颁奖环节中,“我与啤酒节往事征集活动十佳故事奖”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共鸣。经过重重选拔,网友投票,参加啤酒节13年的烤肉大王裴德年 、收集啤酒节门票21年的收藏者曲法纯等市民获得了“十佳故事奖”。大胡子裴德年说:“13年我坚持了下来,我乐在其中,不是为了赚钱,只要游客说一声‘你烤的肉最棒了’,我就满足了。”

  闭幕式晚会上,啤酒节指挥部还颁发了“志愿者团队奖”、“优秀参节厂商”、“参节啤酒场馆形象展示奖”、“消费者喜爱的啤酒品牌”四项大奖。其中,“优秀参节厂商”为欢乐嘉年华、纪念品开发商青岛蓝色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奥飞欢乐王国 、欧洲皇家马戏全球巡演青岛站;“参节啤酒场馆形象展示奖”为醉美街7号啤酒馆、捷克黑山啤酒庄园、德国柏龙啤酒广场;“消费者喜爱的啤酒品牌”为青岛啤酒、捷克黑山、德国柏龙、荷兰喜力、德国慕尼黑皇家 HB、丹麦嘉士伯、美国米勒、德国碧特伯格、菲律宾生力、美国百威、墨西哥科罗娜、德国慕尼黑猛士、日本朝日、非洲金羚羊、德国威麦、德国贝克、新加坡虎牌 、日本麒麟、德国科隆巴赫、德国卡士堡。

  ■思考各地争办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如何突围?

  “我们的思路还需要活跃些”

  已经举办了21届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十大节庆品牌”之首和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环顾国内,“啤酒”逐渐成为一些城市旅游节会的主题,“××啤酒节”屡屡出现,例如北京啤酒节、大连啤酒节、西安啤酒节、哈尔滨啤酒节等,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优势何在?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青岛国际啤酒节首席顾问林醒愚认为,青岛办啤酒节最主要的优势是青岛有着历史悠久的啤酒文化。“从早期的青啤创办算起,岛城已经有108年的啤酒文化,这一优势是国内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哈尔滨虽然有111年的啤酒生产历史,可这期间,哈尔滨啤酒三次停产,企业规模也无法与青啤相比。”林醒愚认为,除了有文化积淀之外,青岛国际啤酒节经过21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办节体系和措施,有一支过硬的办节队伍,这是国内其他啤酒节无法比拟的。“另外,青岛市委、市政府,崂山区委、区政府都是将啤酒节作为青岛节庆第一品牌来打造和培育,这一节庆主题在其他城市肯定做不到第一,像大连 ,服装节才是它们的第一节庆品牌。”

  青岛国际啤酒节要继续发展,还需在哪方面用力?崂山区副区长、本届啤酒节总指挥杨聚钧在谈到啤酒节的未来发展时,先列举了青岛国际啤酒节与慕尼黑啤酒节的差距。第一个差距来自啤酒消耗总量和人均啤酒消耗量方面。“以今年啤酒节为例,我们接待了377万人次,消耗啤酒1100吨,而慕尼黑啤酒节接待了640万人次,他们的啤酒消耗了7000吨,从啤酒消耗总量到人均消耗量,我们都还有很大差距。”

  在节日定位上,杨聚钧认为,慕尼黑啤酒节诞生201年繁华依旧,凭借的是它的本土优势。相比之下,青岛国际啤酒节必须走国际化道路,面向海外市场,加大推介力度;在节日内涵方面,必须塑造属于青岛所独有的节日品牌文化。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