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7人在泰山误食毒蘑菇 目前2人死亡5人病情危重

2011-08-28 09:0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病情 蘑菇汤 患者 呕吐 腹泻 肝肾功能损害 白毒伞 误食 病人家属 毒蘑菇中毒
[提要] 27日凌晨,2名年轻人因误食有毒蘑菇,经抢救医治无效,在济南市传染病医院结束了年轻的生命。7人在泰山误食毒蘑菇中毒 起初都不愿联系家人  记者了解到,包括郑春诚、朱丹丹、蒋红林在内,总共有7人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
    ■新闻回放
    “他们可能是 吃了这种白毒伞”
  23日上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七名患者都已躺在病床上接受输液,五男两女,年龄都在二十三四岁,严重的患者已经昏迷,中毒较轻的人还能清晰地记起事情发生的经过。“前天我们从天外村走着上山,一路采了很多蘑菇,大多是在黑龙潭附近采的,回去炖了一锅汤,大家一起喝了。”患者郑春诚虚弱地说,他们喝了蘑菇汤之后,晚上出现了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就去泰安市中医二院打点滴,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我们上山的时候,看见附近有采摘蘑菇的居民,得知蘑菇能吃,我们就采了一些,这种蘑菇山上到处都是。”病情较严重的丹丹说。说完,她再次出现呕吐症状,吐出来的都是黄色的液体。
  “据患者描述,这种蘑菇像是白毒伞,白毒伞又名鹅膏菌,这种菌素毒性非常大,能致命,误食之后会出现心率快、血压高、肝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急诊监护室主任栾向东说。栾主任又回忆起两年前曾经接收过的患者,一家四口也是吃了这种颜色的蘑菇,最后这一家因肝肾功能损害严重,病情无法控制,抢救无效死亡。李波医生补充说,毒蘑菇中毒的症状一般比较复杂,临床表现也各异。毒蘑菇中毒是有潜伏期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出现不适症状之后却把自己当腹泻治疗,并没有注意到自身的危险。像这些病人的中毒情况,在4到8天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本报记者

    ■相关新闻
    一个夏天毒蘑菇撂倒49人 没有特效治疗药物
  最近俩月,大连市已有49人因采食野生鲜蘑菇引起中毒,已造成多人死亡,目前仍有20人尚在抢救治疗。为此,大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醒广大城乡居民及来大连游客和务工人员,千万不要采食野生鲜蘑菇。
  专家介绍,大连有野生蘑菇200多种,其中有毒蘑菇约占25%,可致命的主要有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和鹿花菌等,其毒性均为肝肾损害型,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死亡率极高。相关部门虽多次进行宣传及发布警示,禁止食用野生鲜蘑菇,但百姓对此认识仍然不够,仍存在一种凭经验采摘、食用就没有问题的侥幸心理。由于菌种的变异等原因,可能发生形态改变,致使以前无毒的野生鲜蘑菇染上毒素成为毒蘑菇,即使是植物研究专家也无法仅凭肉眼和经验来判定是否有毒,极可能发生误采、误食,造成中毒。此外,今年入夏以来湿度、温度适宜,野生鲜蘑菇产量增加。据了解,中毒人员80%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城市周边农民等低收入群体。 
    ■特别提醒
    中毒后尽可能保留样品
  大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再次提醒,千万不要凭着经验采食野生鲜蘑菇。一旦误食,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症状,要立即进行催吐处理,尽快就医,并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此间要尽可能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时参考。毒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即在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会迅速恶化,致使肝肾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中毒初期症状出现缓解时,不能麻痹大意,仍应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
  (据《半岛晨报》)

王琳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