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望明年挂牌 遵循"五统一"原则

2011-07-04 16:40:00    作者:隋乔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山东财经大学 书记 校长 挂牌 合并 "五统一"原则
[提要] 今天上午,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原山经和山财院长分别担任山东财经大学(筹)的党委书记和校长,而山东财经大学有望明年正式挂牌。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

    大众网济南7月4日讯(记者 隋乔)今天上午,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原山经和山财院长分别担任山东财经大学(筹)的党委书记和校长,而山东财经大学有望明年正式挂牌。
    据了解,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将本着“五统一”原则,即统一学校主体,统一机构和领导,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学科建设。在融合方面两校将实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层融合,主要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的融合,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中层干部的调配是重要工作,这层次融合要快,时间长了容易出矛盾。第二层次是深层融合,主要是学科专业重组,这是合并的本质要求,也是关键环节,要遵从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科学论证。第三层次是核心融合,主要是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的整合和创新。
    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将紧锣密鼓的全面启动,并将于9月底前提交书面报告,向教育部提交考察验收申请。从现在到9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两个学校将完成人、财、物、校区的优化整合,对上次教育部考察时提出的尚欠缺的校园土地证、图书资料等进行完备充实。教育部将于12月中旬对其进行考察评估。
    会议还公布了山东财经大学(筹)新班子成员。原山经院长郝书辰任山东财经大学(筹)党委书记,原山财院长刘兴云任山东财经大学(筹)校长、党委副书记。

    

    山东经济学院简介: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财经学院,1978年由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在全国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山东省最早获此资格的财经院校。2009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与管理学科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相互支撑渗透的学科体系,是山东省一所综合实力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

    山东财政学院简介:山东财政学院是由财政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学校始建于1986年,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2月,学校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山经山财今年仍将分别招生

    记者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获悉,省政府于5月收到教育部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筹)”的相关批复筹建期为1年,两校在2011年高考招生中仍采用两个学校的招生代码分别招生。                            【详细

    “山财大”获准筹建 六大热点引关注

    日前,教育部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
  据悉,教育部(教发函[2011]106号)《关于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的通知》中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
  《通知》指出,望本着改革的精神,加强对学校的领导,科学进行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尽早实现实质性合并和学校的集中办学,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争取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设置标准和条件。【详细

    山经山财合并成“山东财经大学”只等教育部批复

    一直以来,山经、山财两校合并成“山东财经大学”之事备受关注。近日,随着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来济考察两校,两校合并事宜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针对3月份两校合并挂牌的说法,两校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要等教育部的批复,而批复最快也要在中下旬出来。【详细

    山经山财获准合并 今年毕业生拿不到“新证”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教授认为,像山东这样两所财经类高等院校并存于一个城市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多见,而作为GDP总量位居前三的经济大省,山东也应该拥有一所规格匹配的财经类大学。
    两校师生普遍希望看到的是实现两校的人、财、物等实质性合并,而不是各自独立运行的两个分校。后者未免浮于表面,实质性合并才能对两校后续发展有更大推动。                                             【详细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