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王钦峰:爱上创新的农民工“发明家”

2011-06-17 17:45:00    作者:盛堃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王钦峰 创新 农民工 发明家
[提要] “创造了4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十几种专用器具,获得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国家专利。”谁都无法想象,完成这些的是一名30多岁的农民工;更想不到的是,他仅仅只有初中学历。他,叫王钦峰。

2010年4月27日,王钦峰在人民大会堂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留影。

王钦峰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工作着。

王钦峰在车间中工作。

王钦峰(左)在办公室与同事探讨工作。

编者按:
  今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作出批示:“王钦峰是很好的农民工爱岗敬业、学习型、创新型的新型工人典范。”4月2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长李源潮作出批示:“山东农民工王钦峰同志,在基层一线岗位开展创新型劳动,坚持自学成才,在大批高学历技术群体中出类拔萃,成为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并成为公司十大股东,为广大农民工树立了‘劳动创造财富、技能成为资本’的奋斗榜样,建议将其作为农民工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典型宣传示范。”
  6月13日至15日,大众网记者走进山东豪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贴身采访新时代农民工王钦峰。从今日起,本网将连续刊发通讯,全面展现王钦峰这一重大典型的感人事迹。

    本网特写  王钦峰:爱上创新的农民工“发明家”
——记山东豪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员王钦峰①

    大众网济南6月15日讯记者 盛堃)“创造了4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十几种专用器具,获得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国家专利。”谁都无法想象,完成这些的是一名30多岁的农民工;更想不到的是,他仅仅只有初中学历。他,叫王钦峰。
    “创新不难,而且创新是企业竞争生存的需要。”在谈起创新问题,山东豪迈公司总裁张恭运如是说。正是因为工作在这样一个重视创新、奖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中,王钦峰得以尽情发挥,快速成长为一名爱创新的农民工“发明家”。王钦峰说:“我的成功离不开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配合,更离不开豪迈公司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

    积极创新带来“工资神话”

    1996年公司签下一笔柴油机曲轴端盖的加工合同,当时同行加工企业机床精密、工人操作熟练,人均一个工日可加工40个,而他们当时最多能加工十五六个,按成本测算,这样根本毫无效益可言,因此能不能改进工艺成为困扰公司上下的一大难题。
    公司的困难落在了善于钻研的王钦峰眼里,他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发明了一把组合刀具,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也发生了质的改观。最后人均加工量达到了40多个,最多达到了52个,在设备不如同行的情况下,超过了同行业最高值10多个。王钦峰本人更是创造出了一个月加工1450件、合格率达99.9%的记录。
    “我还创造了当时当地的一个工资‘神话’。”王钦峰笑着说,当月他的工资也由400元飙升到1500元,更重要的这是他第一次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为他后来的发明创造培养了信心。公司也通过这批加工活挖到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力量。

    研发机床让他获“国家专利”

    1997年,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青岛客户签订了一份生产4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的合同,公司按照要求画出了一份机床平面示意图,但要投入生产还必须有专业的工艺设计图纸。当时公司内没有专门的机械设计人才,仅有的5名高中生处在重要岗位上,张恭运马上想到了那个拿着“习题集”找自己请教的初中毕业生王钦峰。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公司批准他在家专心搞设计,王钦峰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作战”,终于完成200份设计图纸的初稿,这相当于一个熟练工程师一个月的工作量。
    机械图纸完成后,王钦峰又全身心投入到机床的制作和测试中,在生产现场他与同事们边干边改进,随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997年12月,第一台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终于研发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在与国内某国家级电火花机床研究所的研制竞争中抢得了先机。

    跑书店、查资料力克“烧结”难题

    1998年,王钦峰再一次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由于电火花机床是新生事物,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提升质量、改进性能、提高生产率的空间,尤其是机床“烧结”这一全国性的难题亟待解决。
    接到任务后,王钦峰又开始不停地跑书店、查阅资料,蹲在车间搞研究、查毛病。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试验,他改进了电火花机床的技术参数,终于试验成功了电火花防弧电路,使连续加工过程中24小时烧结次数由12-15次,降低到1-2次,基本解决了机床“烧结”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底设计研发了具有公司自主产权的专用电气柜,2001年获得国家专利。
    公司为了表彰他的突出业绩,在全公司都没有一台电脑的情况下,于1999年底破例奖给了他一台价值7000多元的电脑。工友们为此羡慕不已,编了一段顺口溜贴在了宣传栏内:“学历不高人颖聪,多项攻关都成功。公司尚无电脑用,先买电脑奖钦峰。”

    创新,让他成为企业十大股东

    2000年,豪迈公司决定研发活络模具。王钦峰再次受命上阵,负责轮胎模具专用三维坐标测量仪的设计制造,在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安生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最后终于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这一年6月企业增资扩股时,为了激励为企业作出较大贡献的优秀职工,公司为他们分别奖励了5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股份,王钦峰是他们中获得奖励最高的职工之一。
    王钦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技术创新为公司创造了效益,促进了企业发展,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连续五年获得了公司的认购股份奖励,并最终成为企业的十大股东之一,使劳动是资本成为现实。
    “在我们企业里,创新不设门槛,奖励随时都有;创新不怕失败,我们宽容失败;创新不嫌小,不嫌少,我们欢迎创新。”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恭运说。创新,让王钦峰真正成长为一名农民工“发明家”。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