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青岛4月楼市价高量低 新房成交量同比跌三成

2011-05-02 08:53:00    作者:王爱科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限购令实施以来,岛城楼市成交量缓慢回升,但较之去年同期却不景气。5月1日上午,青岛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公布了4月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全市新建商品房住宅共成交 5893套,较3月份增加了271套 ,环比增幅仅为 4.8%

  分析

  过高房价抑制刚需释放

  “目前市内四区在售的新盘项目,除了四方区有个别项目的售价低于万元外,其余区市的在售新盘均价都早已突破万元线,这部分楼盘成交量的减少意味着在当前的调控政策下,过高的房价已成为抑制刚性购房需求释放的主要因素。”市南区一家地产营销机构的刘经理分析说。

  “对买房者来说,近两年的房价涨幅太大了。”购房者刘清泉说,他以李沧区重庆中路边上的润发湖畔雅居为例,在2009年底的时候,项目的一期销售均价不到5000元/平方米,但现在同样是一期项目房源,销售均价已经在万元以上 ,这显然让他难以承受。

  让刘清泉担心的是,李沧区的房价似乎已经齐刷刷地逼近了“万元线”。“房价涨得这么快,这时候买房会不会买在高点,也值得担心。”刘清泉说,有些房地产项目的定价显然不合理,存在虚高的因素,他宁愿推迟买房的时间,并增大选择的范围,也不愿贸然出手,买下一套显然含有更多泡沫的房子。

  购房者

  优惠多实惠少观望氛围浓

  买房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一再上调、限购令、三套房贷款全面停办…… 本该步入“小黄金期”的四五月份楼市再次陷入了观望局势中。记者“五一”小长假期间探访发现,受严厉的调控政策影响,尽管开发企业开出了花样繁多的优惠促销力度,但面对诚意不足的诱惑,多数购房者选择等等看。

  随着更多的新盘项目加快上市步伐 ,5月份岛城楼市的火药味儿渐浓,不少开发企业纷纷喊出花样繁多的促销优惠。崂山区的水岸枫景项目在“五一”期间推出了低总价的套二房,如果购房者在3 天内购房可以享受 98折;包括中南世纪城、天泰城、城阳正商红河谷等在内的多家项目也推出了花样繁多的优惠措施,但记者1日探访市北区和崂山区的多家在售项目发现,售楼处显得非常冷清,看房订房的并不多。

  “开发商降价的诚意并不多,而且所谓的赠送家电、赠送物业管理费等优惠更像是在玩花招。”市北区福州北路一家新盘项目售楼处,刚看完房的赵女士说,尽管销售顾问称可以挑选的好房源已经不多了,但她还是希望等等看。

  采访中发现,导致购房者选择继续观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调控政策可能会继续加码,未来可能会有降价的项目出现;二是开发企业的定价偏高,所谓的优惠实际上并不实惠;三是在售项目依然偏少,可供挑选的余地太小 。

  开发商

  更加担忧公司资金链

  房子卖不出去,难以及时地回款,当然会遇到资金链问题。售楼处冷冷清清的局面显然是开发企业不愿意看到的,当优惠促销也不能吸引购房者的光顾,已有开发企业为公司的资金链而担忧。

  “从3月份开始就酝酿开盘,但因为担心受限购令影响,前期客户积累不够,只好把开盘时间推迟到了5月中旬,但现在看来,市场还是太冷了。”崂山区一家住宅项目的栾经理说,他们的楼盘正在举行认筹活动,“昨天认筹的人还有近20组,没料到今天上午仅接待了7组,售楼人员接到的咨询电话也减半了,而且还有几个客户在限购范围内,已经不能办理购房。”谈话中,栾经理难以掩饰忧心忡忡的神色。

  “每年的5 月份到10月份是楼市推盘销售的最好时机,但今年因为受到限购令、信贷门槛一再提高的影响,上半年的行情是很不容乐观的。”李沧区金水路一家新盘的营销总监陈经理说,因为开盘时间一再被推迟 ,公司的资金链已经面临考验。

  “因为今年楼市调控不断,不少新盘项目的销售进度一推再推,但从5 月份开始,尽快推盘促进成交以回笼资金成为不少开发商的首选 。”楼市分析人士张百忍说。

  从青岛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网上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5月份预计将有22个住宅项目开盘加推,较之今年4月份的开盘量增加了两倍多。记者注意到,计划开盘的项目中有15个项目为新项目,其余7个为新盘加推项目。

  “新盘供应加大将会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随着银根继续收缩,开发商的销售压力增大,价格战不可避免。”市南区一家地产营销机构的刘经理说,下半年楼市很可能会出现价格拐点。而对于未来楼市的价格走势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房价不会出现去年那样快的增长幅度。

高娜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