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8 08:48:00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CFP供图
本报连续推出超市潜规则系列报道以来,不少供应商向本报反映,他们在给超市供货过程中,遇到了种种潜规则。配送商姜燕(化名)反映说,去年年底他们给即墨大润发超市送货时,因为司机弄错了订单,原本55件的货物少送了5件,结果那50件货物就被超市扣罚了,价值上万元。记者采访时,大润发超市称,“缺一罚十”是公司的规定。对此,律师认为,这种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只是商家利用强势地位“压榨”供货商的行为。
配送商 司机搞错,万元货物被扣
“就因为司机卸错了货,我们的50件货就免费给即墨大润发当赠品了。”配送商姜燕跟记者说,“去年年底,我们司机师傅拉了两家的货去送,50件货配送给城阳大润发,55件配送给即墨大润发。因为年底很忙,司机师傅也没怎么看订单 ,错把城阳大润发的50件货交给即墨大润发了。他们售货部的验收员一看数量不对,这时司机师傅看了订单才知道弄错了,验收员就说我们‘诈底’(指送货的人想私自独吞货物的行为),按假一罚十的原则,我们的50件全部被免费当成赠品了。”江燕说,这 50 件货出厂价就9500元,按供货价格算,值1万多元。
司机师傅没有跟验收员解释一下吗?“当然解释了,但是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司机师傅差点就给她跪下了,结果货还是被扣了。”姜燕说,“其实,我们送货送的不够的话,是可以更改数量的。就像这次的55件货,我们可以一次先送50件,把订货点的实际收货数量改成50件,下次再把那5件送来。可超市就是不同意。”
“后来那个司机师傅跑到即墨去好多次,还是没有退货。”姜燕说,她希望通过此事给配送商提个醒,送货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订单 。
超市 这是“诈底”,怎么解释也不行
记者联系了即墨大润发超市售货部,工作人员说:“肯定就不让补货了,让他补上就不对了。”
这名工作人员说:“在我们这儿,送货员都要在送货单上签字,签字以前自己要把收货数量和送货数量对照一下,数量一致了就签上字。签完字,我们就开始验货,这时候如果货少的话就要缺一罚十了。他说自己没仔细看订单 ,但是如果我们的收货人员没有看出来,他不就又把那5件货拉走了?再说了,如果送货人员都没看清数量,我们让他们签字不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我们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出现这种问题,送货员签完字以后,怎么解释也不行,他这就算诈底,缺一罚十也是规定。”
律师 “缺一罚十”非“假一罚十”
记者咨询了山东元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单正国,单律师说:“这个司机师傅的做法明显不是欺诈,而是很小的失误,货物被罚是商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压榨配送商。”
单正国认为,“缺一罚十”是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则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它跟“假一罚十”不同,大润发超市和配送商之间是两个企业的关系,根据合同法,违约金是赔偿性质的,就是缺多少补多少,不是一方想让对方赔多少就得赔多少。这种“缺一赔十”的规则,是超市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把单方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违法行为。
“这就是一种垄断,是一种不公平交易。对这种情况,配送商可以向工商局投诉,被当成赠品的货应该可以追回,但是配送商以后的代理权就不一定能保住了。”单正国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