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点点’和‘喜羊羊’、‘乐羊羊’入住威海,是两岸血脉深情紧密相连的体现。目前,大陆迎接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入住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大陆迎接梅花鹿和长鬃山羊代表团团长、威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熙殿告诉记者。他介绍,15日上午在台北市立动物园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台湾、大陆代表团互赠了台湾交趾陶和威海金镶玉花瓶,台北市立动物园还特意为动物准备了寓意“六六大顺”的包括草料、食盆、喜饼等在内的12项礼物。
台北市副市长邱文祥托台湾代表团表达了他的祝愿,希望“繁星”、“点点”及“喜羊羊”、“乐羊羊”在新天地展开新生活。
15日下午,相关检疫人员进入隔离区,对“繁星”、“点点”和“喜羊羊”、“乐羊羊”进行了临行前的最后检疫,检疫情况合格。16日上午四位来自宝岛的“贵宾”将乘专机前往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新家居住环境优雅。 |
动物医院内医疗设备齐全。 |
新家门前,工作人员在做最后一次消毒。 |
公园门前竖立着一尊台湾长鬃山羊塑像。 |
文字:本报记者 赵琳 彭辉
图片:本报记者 李勇
馆舍
按照动物生活习性建造
威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熙殿介绍,本着朝阳、有适当坡度、排水良好、牧草繁茂、无污染、无噪音的原则,威海市将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圈舍选址在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南侧,实行半野生化圈养。其中,长鬃山羊馆舍面积207平方米,活动区面积有2500平方米,梅花鹿馆舍和活动区面积也分别达到96平方米和2800平方米。两处场馆全部使用3米多高的铁制围栏进行分隔保护。
长鬃山羊的体型明显小于梅花鹿,为什么馆舍面积却较大呢?工作人员解释,这是按照两种动物不同生活习性来建造的。“一方面因为长鬃山羊喜欢攀登岩石,另一方面,由于刘公岛上的野生梅花鹿冬天仍能在户外生活得很好,因此台湾送来的梅花鹿一般情况下也能够适应。但长鬃山羊不像梅花鹿那样耐寒,冬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室内。”假山、小溪等设施也是适应长鬃山羊喜跳跃、爱攀爬的习性而建造的。
设施
地暖、医务室、手术室一应俱全
地暖、假山、小溪、专用医务室、手术室……在刘公岛景区的鹿羊馆舍,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让记者大开眼界。
为了让鹿、羊在冬季能够生活得更加舒适,馆舍铺上了地暖。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演示,室温十分钟就升高了8℃,升温效果非常理想。“我们可以保证,即使室外温度低于零下10℃,鹿羊馆舍温度还会保持在15~20℃。”除了室外饮水场所,每个馆舍内都建有饮水池,通了自来水。
上午10:30,工作人员正在为馆舍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他们介绍,从4月6日馆舍封闭隔离以来,几乎天天都要消毒。最近几次的消毒范围扩大到整个隔离区域,草地、游客栈道等附近设施也包括在内。
在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馆舍外,有一处鹿羊专用的动物手术室。内有电控恒温手术床、X光机、血液分析仪、呼吸麻醉机和生命监护仪等先进设施。兽医刘晓明介绍,一般的病症动物手术室都能应对,如果遇到较严重的情况,他们会与威海市404医院联系。“我们跟医院有协议,遇到岛上救治不了的紧急情况,会立刻联系404医院和畜牧兽医局。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将相关医疗人员或设备直接带到岛上来进行现场救治。
食谱
饲养员、兽医吃素 鹿羊吃上“大棚菜”
为了更好地照顾宝岛“贵宾”,刘公岛还特意引进了三位兽医,他们都去台湾进行过专门学习。”刘晓明告诉记者,他去年在台湾呆了一个月,主要学习如何对梅花鹿和长鬃山羊进行医疗救护。有趣的是,为了避免一些疾病的传染,饲养员、兽医等近距离接触鹿羊的人员早在一个月前就禁吃猪肉。刘晓明说,“主要吃素,实在受不了就吃一点鸡肉、鱼肉。直到一个月的隔离期结束,我们才能吃上猪肉。”
梅花鹿基本上什么都能吃,而且岛上原本就有野生梅花鹿,因此来自台湾的梅花鹿饮食没有大问题。饲养员曲文颖介绍,“关键是长鬃山羊,他们爱吃桑叶、构树和狼尾草。为了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这三种作物供应,我们特意开辟了3亩地的大棚,4月初完成了大棚覆膜,专门种植桑树、构树。还有4名专职饲养员全面保证它们的饮食。”
除了吃“大棚菜”,刘公岛的工作人员还将从岛上采摘野生植物给梅花鹿和长鬃山羊“换口味”。
观看
隔离期间可视频观看 “满月”后与游客见面
4月16日,梅花鹿和长鬓山羊落地威海,两位台湾饲养员也将随专机而来,直到一个月的隔离期满、鹿羊与游客见面后,他们才会返回台湾。曲文颖介绍,为了避免宝岛“贵宾”水土不服,前半个月的饲料都将使用台湾原产,慢慢再添加刘公岛的本土产品。
另据了解,刘公岛管委会在鹿舍和羊馆里安装了两个高清摄像头进行拍摄传输,在隔离期间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视频看到这两对“宝贝”。
■新闻链接
台湾梅花鹿 长鬃山羊
台湾梅花鹿是台湾一种特有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台湾东部山地,栖息在针阔混交林的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带。以草、树叶、嫩芽、树皮、苔藓等为食,黄昏和清晨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候。
此次赴大陆的梅花鹿公鹿“繁星”,出生于2005年10月17日,目前体重76公斤,健康强壮,爱吃地瓜与胡萝卜。它已经习惯与人相处,每天喂食时总会主动向管理员要吃的。母鹿“点点”出生于2008年9月30日,目前体重31公斤,仍旧保持了梅花鹿“害羞”的习性,当管理员把食物放下后才会从远处慢慢靠近。
长鬃山羊又称台湾野山羊、台湾羚羊、台湾毡鹿,是台湾特有动物,也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从200米的低海拔地区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因为蹄的构造特殊,长鬃山羊可以轻松行走在裸露的岩石崩塌处和险峻陡峭的山区,“轻功了得”。
此次将赴大陆的长鬃山羊公羊“喜羊羊”,出生于2005年5月22日,目前体重22公斤,行动敏捷,身手矫健。虽然“喜羊羊”对陌生环境与游客仍易产生畏惧心理,但经过管理员的适应性训练后,它已经能比较自然地在管理员面前表现一举一动。母羊“乐羊羊”,出生于2008年3月13日,目前体重24公斤。由于从小成长于长鬃山羊展示场,它生性较为大胆,在络绎不绝的游客面前总能“落落大方”,而且性情温和从不“打架”,深得游客喜爱。
2008年1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举行恢复协商后的第二次会谈。海基会宣布将向大陆同胞赠送梅花鹿、长鬃山羊。2009年底,大陆有关方面确定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新家”。
(据新华社台北4月15日电)
图片:本报记者 李勇
馆舍
按照动物生活习性建造
威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熙殿介绍,本着朝阳、有适当坡度、排水良好、牧草繁茂、无污染、无噪音的原则,威海市将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圈舍选址在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南侧,实行半野生化圈养。其中,长鬃山羊馆舍面积207平方米,活动区面积有2500平方米,梅花鹿馆舍和活动区面积也分别达到96平方米和2800平方米。两处场馆全部使用3米多高的铁制围栏进行分隔保护。
长鬃山羊的体型明显小于梅花鹿,为什么馆舍面积却较大呢?工作人员解释,这是按照两种动物不同生活习性来建造的。“一方面因为长鬃山羊喜欢攀登岩石,另一方面,由于刘公岛上的野生梅花鹿冬天仍能在户外生活得很好,因此台湾送来的梅花鹿一般情况下也能够适应。但长鬃山羊不像梅花鹿那样耐寒,冬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室内。”假山、小溪等设施也是适应长鬃山羊喜跳跃、爱攀爬的习性而建造的。
设施
地暖、医务室、手术室一应俱全
地暖、假山、小溪、专用医务室、手术室……在刘公岛景区的鹿羊馆舍,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让记者大开眼界。
为了让鹿、羊在冬季能够生活得更加舒适,馆舍铺上了地暖。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演示,室温十分钟就升高了8℃,升温效果非常理想。“我们可以保证,即使室外温度低于零下10℃,鹿羊馆舍温度还会保持在15~20℃。”除了室外饮水场所,每个馆舍内都建有饮水池,通了自来水。
上午10:30,工作人员正在为馆舍进行最后一次消毒。他们介绍,从4月6日馆舍封闭隔离以来,几乎天天都要消毒。最近几次的消毒范围扩大到整个隔离区域,草地、游客栈道等附近设施也包括在内。
在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馆舍外,有一处鹿羊专用的动物手术室。内有电控恒温手术床、X光机、血液分析仪、呼吸麻醉机和生命监护仪等先进设施。兽医刘晓明介绍,一般的病症动物手术室都能应对,如果遇到较严重的情况,他们会与威海市404医院联系。“我们跟医院有协议,遇到岛上救治不了的紧急情况,会立刻联系404医院和畜牧兽医局。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将相关医疗人员或设备直接带到岛上来进行现场救治。
食谱
饲养员、兽医吃素 鹿羊吃上“大棚菜”
为了更好地照顾宝岛“贵宾”,刘公岛还特意引进了三位兽医,他们都去台湾进行过专门学习。”刘晓明告诉记者,他去年在台湾呆了一个月,主要学习如何对梅花鹿和长鬃山羊进行医疗救护。有趣的是,为了避免一些疾病的传染,饲养员、兽医等近距离接触鹿羊的人员早在一个月前就禁吃猪肉。刘晓明说,“主要吃素,实在受不了就吃一点鸡肉、鱼肉。直到一个月的隔离期结束,我们才能吃上猪肉。”
梅花鹿基本上什么都能吃,而且岛上原本就有野生梅花鹿,因此来自台湾的梅花鹿饮食没有大问题。饲养员曲文颖介绍,“关键是长鬃山羊,他们爱吃桑叶、构树和狼尾草。为了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这三种作物供应,我们特意开辟了3亩地的大棚,4月初完成了大棚覆膜,专门种植桑树、构树。还有4名专职饲养员全面保证它们的饮食。”
除了吃“大棚菜”,刘公岛的工作人员还将从岛上采摘野生植物给梅花鹿和长鬃山羊“换口味”。
观看
隔离期间可视频观看 “满月”后与游客见面
4月16日,梅花鹿和长鬓山羊落地威海,两位台湾饲养员也将随专机而来,直到一个月的隔离期满、鹿羊与游客见面后,他们才会返回台湾。曲文颖介绍,为了避免宝岛“贵宾”水土不服,前半个月的饲料都将使用台湾原产,慢慢再添加刘公岛的本土产品。
另据了解,刘公岛管委会在鹿舍和羊馆里安装了两个高清摄像头进行拍摄传输,在隔离期间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视频看到这两对“宝贝”。
■新闻链接
台湾梅花鹿 长鬃山羊
台湾梅花鹿是台湾一种特有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台湾东部山地,栖息在针阔混交林的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带。以草、树叶、嫩芽、树皮、苔藓等为食,黄昏和清晨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候。
此次赴大陆的梅花鹿公鹿“繁星”,出生于2005年10月17日,目前体重76公斤,健康强壮,爱吃地瓜与胡萝卜。它已经习惯与人相处,每天喂食时总会主动向管理员要吃的。母鹿“点点”出生于2008年9月30日,目前体重31公斤,仍旧保持了梅花鹿“害羞”的习性,当管理员把食物放下后才会从远处慢慢靠近。
长鬃山羊又称台湾野山羊、台湾羚羊、台湾毡鹿,是台湾特有动物,也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从200米的低海拔地区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因为蹄的构造特殊,长鬃山羊可以轻松行走在裸露的岩石崩塌处和险峻陡峭的山区,“轻功了得”。
此次将赴大陆的长鬃山羊公羊“喜羊羊”,出生于2005年5月22日,目前体重22公斤,行动敏捷,身手矫健。虽然“喜羊羊”对陌生环境与游客仍易产生畏惧心理,但经过管理员的适应性训练后,它已经能比较自然地在管理员面前表现一举一动。母羊“乐羊羊”,出生于2008年3月13日,目前体重24公斤。由于从小成长于长鬃山羊展示场,它生性较为大胆,在络绎不绝的游客面前总能“落落大方”,而且性情温和从不“打架”,深得游客喜爱。
2008年1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举行恢复协商后的第二次会谈。海基会宣布将向大陆同胞赠送梅花鹿、长鬃山羊。2009年底,大陆有关方面确定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新家”。
(据新华社台北4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