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医生缺抓手病人不踏实 电子病历遭遇“水土不服”

2010-12-14 08:16:00    作者:王 凯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原来用纸质病历,病人的所有信息都在里面,可随时翻看并一目了然;现在信息都在电脑里,查房时总觉得没有抓手……”今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李进平,翻着一只铝质住院病历夹里仅有的几张检验报告单让记者看。“原来上级医生发现下级有理解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就会直接动手在病历上改过来,现在不好改了。

  本报济南12月13日讯 “原来用纸质病历,病人的所有信息都在里面,可随时翻看并一目了然;现在信息都在电脑里,查房时总觉得没有抓手……”今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李进平,翻着一只铝质住院病历夹里仅有的几张检验报告单让记者看。 随着近来电子病历的推行使用,这一改革派生的“ 不适” 也日益显现。

  据李进平介绍,住院病历应该包括病人基本情况、主诉、病史,以及治疗、护理记录等几大部分,查房时治疗方案、病情变化、体温、血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采用电子病历后,相关信息全输入医生办公室的电脑里,查房时又不可能抱着笔记本电脑,只能全凭脑子记,担心影响了病人的治疗。

  “到一些外科病房会诊,常常会发现病历夹里啥都没有,又不能上电脑看,如果管床医生在还好,能问一下情况;如果不在就担心弄不明病情,真不知如何做是好。”该院内科主任医师赵诚也如是说。

  “主动权全在医生手里,我们更是什么也看不到了!” 父亲正在住院的李卫国先生,对电子病历也是心里不踏实:原来是手写病历,如果涂改就会留下痕迹,还能看得出来,现在全在电脑里,无论怎么改,只有医生自己清楚,打印出来,根本看不出问题来。将来一旦病人出现问题,需要申请医疗鉴定、法律诉讼时,如果拿这种病历作为原始证据,对患者将非常不利。

  “原来上级医生发现下级有理解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就会直接动手在病历上改过来,现在不好改了。”赵诚认为,电子病历的推广使用,或许将使年轻医生失去一个很好的学习手段,也会意味着一种医学传承文化的消失。在齐鲁医院的历史上,书写病历曾作为医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看待:如果一份病历出现三处改动就要重写;临床查房时,如果病历书写不合规范,一些教授甚至会直接给你扔了……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治学严谨的医学教育文化,也许将会随着纸质病历的停用而消失。其对医疗质量的更深层次影响,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赵诚认为,电子病历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段对传统病历的替代,需要有更加细致、严谨的准备和实用措施,要形成新的规范,而不是简单地一改了之、一换了之。同时,医患双方对这一新技术手段还需要一个心理调整适应过程。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