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07:37:00
殷宝龙 文/片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主角:干过工程监理的小王 □配角:假冒的开发商、高利贷中介等□骗术:房子作抵押借高利贷 □道具:假合同、假公章、别人的房子等
今年5月到 9月,年仅25岁的小王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轻松“借”到了200余万元,而“借”给他钱的11个人,都是想“借钱生钱”的人。他们之所以敢借钱给小王,是因为小王有房产作抵押,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房产并不是小王的。曾经在历城区还乡店某小区干过工程监理的小王,轻松制造了假合同假公章,将别人的房子当成了骗钱的道具,演出了一幕幕行骗的“好戏”。
□文/片 本报记者 殷宝龙
第一幕
高利贷
贷款22万,月息3万还有套房子作抵押
韩先生手里有些闲钱,但是没有很好的赚钱门路。今年9月,想“借钱生钱”的韩先生通过一个高息贷款中介了解到有人想用钱,利息很高,而且有房产作抵押。
于是,韩先生和中介一起见到了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小王,小王急需用钱,而且可以用房产作抵押。韩先生和小王一起,来到了历城区还乡店某小区。
2号楼3单元602,小王熟练地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毛坯房,还没入住,也没办房产证,可以改合同变更产权。”小王告诉韩先生,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抵押房产:小王和韩先生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这套房产转让给韩先生,同时再签一个附加协议,如果到期还上钱,支付利息,房产还是小王的,还不上钱,房产归韩先生。
这套房子建筑面积大约100平方米,以39万余元计价;小王从韩先生处贷款22万,每月利息3万。
韩先生动心了。今年9月 13日,韩先生把钱借给了小王。
第二幕
帮倒忙
有人出了个馊主意 让他用假合同行骗
小王,25岁,济南人,所学专业是"工民建"。毕业后小王从事的是工程监理工作。小王是有理想的,想在建筑工程这一块"做大",但是年轻的小王只是一个打工者,并无资金。
想自己做工头的小王想到了高息贷款,于是开始和一些中介联系。高息贷款,利息高得可怕。小王的第一笔贷款是20万元,扣除中介费用等杂项,实际到手15万余元;小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还过8万元利息,17万元违约金,仍欠债主20万元。
还到何时是个头?此时,一个中介给小王支了个招儿:你不是干过监理么?找个没入住的小区,做几份假合同,用房子作抵押,贷款不就妥了?除了还贷,还能赚大钱。
小王真的这么干了。历城区还乡店某小区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小王找了一个同学冒充此小区的开发商,并且做出了一式六份的假合同,私刻了假公章,同时还通过干监理时的关系,偷配了小区2号楼3单元602的钥匙。"开发商"承认小王是房主,房屋买卖合同齐全,还带着钥匙看房,一切都像是真的。今年5月,小王骗到了第一笔钱。
就用这个办法,小王贷款11次,骗了11个人,光2号楼3单元602就被抵押过8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