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08:16:00 我要评论
黄广华韩伟杰 来源: 齐鲁晚报
尼山孔庙内青苔斑驳。
从大成殿上揭下的琉璃瓦。
走进尼山孔庙,轻叩那千年的文化之瓦,倾听那悠远的儒家文化。如今的尼山孔庙内一派忙碌景象,金黄色的琉璃瓦揭下,褪色的廊柱重粉新颜……这个被称为孔子老家的地方,在1984年的全面修缮后,又开始了一次旧貌换新颜之旅。
百年物件,修复是个细致活
8月29日下午的尼山非常安静。因为既非假期,又非周末,只有几队零零散散的游客在景区里游览。繁茂多生的树木让尼山的空气清新自然,“空气非常好”,这是景区讲解员小孔初来尼山时最大的感受。而现在,在湿润泥土与葱葱柏树混合的自然气味中,多了一些建筑材料的味道。从7月开始的尼山孔庙修复工程正在大成殿忙碌的开展着,在之后一年半到两年半的时间里,这种忙碌将扩展到尼山孔庙的28座殿,以及这里一切待修复的砖瓦、围墙、树木……
大成门和大成殿的周围都搭好了铁架子,古建队的师傅们按照细致的分工认真进行着彼此的工作。大成殿门前放着一排排的琉璃瓦,“这个活叫揭瓦,把瓦片从殿顶揭下,然后对殿顶进行防水处理,再把瓦原封不动的放好。”正在施工的师傅说,古建修复的工作是个细致活,得认真用心才行,“这些东西可损坏不起,都是几百年前的老物件。”
“尼山孔庙最早建于北魏,是为了纪念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五代时期也开始祭奠孔子,元代、宋代都进行过修缮,我们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清代道光年间留下的。”讲解员小孔用熟练的语气说出尼山孔庙的历史。
近两年,来尼山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加,园区的部分设施也亟待修复。出现缺损的石板路,斑驳的老围墙,因为水流冲刷露出盘亘老根的古树,小孔觉得,排除这些在自然、时间因素下的破坏,墙壁上的各种人为破坏是让他们最受不了的。
据介绍,尼山孔庙及书院古建筑普遍存在屋顶漏雨、砖石构件大面积酥碱风化等现象,墙脊上采用砖制陡拱。墙上雕刻着“夔龙”、“问文如意”、朱雀和“牡丹富贵”,以及“五福盘寿”等吉祥如意图案。尼山山体也因缺乏坡石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古树根系裸露严重,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此次修缮将对尼山孔庙大成殿及东西庑、寝殿、启圣王殿及启圣王寝殿、神疱、神厨、书院讲堂、观川亭等古建筑进行不同程度的维修整葺。中轴线附近等处裸露的山体进行总段长2600米的毛石护坡,保持水土,保护古树。
别处大修,来这里取土取水
64岁的张洪玉在景区门口支了个小摊,刚摘下的花生摆在地上,有游客过来坐在马扎上吃上几个,爽脆里带着甜丝儿。要说到尼山,张洪玉有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不用书本教,张洪玉家住的夫子洞村人人都能说出点尼山孔庙的历史。
张洪玉小时候每天都要赶着牛羊上山,尼山孔庙的每一处殿,每一座亭子,他不用想,就能指出在哪个位置。张洪玉少年记忆中的大成殿都比现在破旧很多,殿里放着不少长柄刀还有红缨枪,“都是自己人保护孔庙的武器。尼山孔庙在以前就是家庙,大多是孔子的后裔来祭拜。”
离尼山百米远的夫子洞村因尼山夫子洞得名,邻圣人而居的地理优势让夫子洞村的村民有着天生的自豪感。“夫子洞村有四大万,万把亩山,万把顷水,万把亩地,万把口人。”张洪玉说。
“很多老人家都说,三山一碰头,不出将相出王侯。而尼山是5座山峰聚在一起,传说是五位仙人庇佑孔子出生,之后化身为五老峰。”小孔说道。“尼山孔庙依山而建,整体是不断抬升的。虽然树木很多,但视野都很开阔。”尼山书院门前的平台是小孔最喜欢的地方,“视野开阔,风流通畅,非常美。”张洪玉喜欢说尼山“透光透亮”,“孔子站在望川亭上,眼见四方,脚下的沂河奔流不息,才说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
有云南的孔子庙宇要进行大修,特意来尼山取土取水,29日上午进行了盛大的仪式。“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是源头,取土取水这样的仪式只能在尼山进行。”小孔说,从2009年开始,曲阜旅游部门加强了对尼山孔庙的推介,很多游客在游完三孔后都会来尼山转转,尼山孔庙修复工程结束后,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游览。
“这里是孔子的老家,游完三孔不来尼山看看,就等于没来啊。”4岁的小孙子喜欢听孔子的故事,张洪玉把自己知道的都跟孙子讲一讲。“别人要问你家在哪,你怎么说”,张洪玉常给孙子提这个问题,“我的家在孔子的老家,尼山夫子洞。”小孙子的回答让张洪玉很满意,“这里是孔子的老家,中国、世界都只有一个。”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