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各地 > 山东各地新闻头条
本站搜索:

济宁设12处未成年人救助站 为乞讨者提供食宿

2012-08-31 08:15:00     作者: 晋森    来源: 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救助站 救助保护 救助流浪 救助机构
[提要] 30日,记者获悉,济宁市已设立12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站,为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提供基本食宿和临时安置需要。济宁市相关部门加大街头主动救助的力度,任城、曲阜等8个县市区开展部门联合巡查救助活动,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及时予以救助。

竖立在任城路上的一块救助引导牌。本报记者晋森摄

  本报济宁8月30日讯(记者 晋森 通讯员 高勇) 30日,记者获悉,济宁市已设立12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站,为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提供基本食宿和临时安置需要。
  济宁市加强救助设施建设,完善了救助网络。济宁市民政局争取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福利项目建设用地70亩,进一步完善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的有关手续,为改善和提升救助机构服务功能奠定了基础。邹城市建成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其他11个县市区依托县级福利中心或乡镇(街道)敬老院,设立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站,设立专门救助场所,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生活和救助物品,保障他们的基本食宿和临时安置需要。
  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济宁市民政局统一制作了救助引导牌和救助站(点)标志牌,在济宁城区的火(汽)车站、商业区、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设立了22个救助引导牌。同时,为全市12个县级救助站和济宁城区范围内的167个派出所、城乡社区等基层救助点分别制作了救助站(点)标志牌,方便流浪乞讨人员求助和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济宁市相关部门加大街头主动救助的力度,任城、曲阜等8个县市区开展部门联合巡查救助活动,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及时予以救助。市中区民政局兵分6个小组,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拉网式的调查摸底,城区范围内的6个街道分别成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队,负责对本辖区街面上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告知、劝导、救助。
  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街面巡查救助活动922次,其中部门联合巡查84次,救助流浪未成年人66人,打拐解救未成年人3人。通过联系亲属接回或护送返乡等方式,帮助64名未成年人回归家庭。

上线单位:济宁园林管理局 景观树遮挡交通信号灯 园林部门将集中修剪
  本报济宁8月30日讯(记者 刘守善) 30日,济宁市园林管理局局长李咸忠带领相关负责人做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部分市民反映,不少路口的景观树遮挡了交通信号灯。对此,李咸忠表示,园林部门将于3天内对路口处的景观树树枝进行适当修剪。 
  在直播过程中,市民李先生拨打电话说,在红星路与供销路等多个路口,因为树木茂盛,路口的景观树遮挡了交通信号灯,开车过路口时,看不清交通信号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希望能够彻底解决。
  济宁市园林管理局绿化科科长郭方线介绍,济宁城区的一些大路口经过了渠化改造,从设计之初便解决了路口交通信号灯被遮挡的问题。李先生反映的几个路口,均是老城区内未改造的路口。由于景观树长势很快,之前虽经过修剪,但到夏天,它的枝叶长得很快,又遮挡了信号灯。
  近期,济宁市园林部门将组织人员,对老城区路口处的树木进行排查,修剪遮挡信号灯的枝叶。李咸忠表示,各区园林部门应尽快进行排查,修剪南辛庄路口、环城西路与太白楼路路口、红星路沿线各路口等处的树枝,争取3天内完工。 
  李咸忠还表示,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的基础上,济宁市确定继续争创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它不仅指环境优美、洁净,园林绿化美化。”而且要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原理,扩大森林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王晓亮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