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拍卖客源城市地接权 在全国尚属首次

2012-02-28 09:10: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地接 拍卖 客源市场 竞拍 零
[提要] 27日,在枣庄市二日游活动客源市场目标任务招标大会上,枣庄10家旅行社成功竞拍国内17个旅游客源地市场的地接权和市场营销权。在竞拍过程中,拍卖竞标价是以政府投放给每个客源城市宣传促销经费5万元为最高限价,以3000元递减,报价最低者胜出。

枣庄市旅服委与竞标成功旅行社签订合约。

  27日,在枣庄市二日游活动客源市场目标任务招标大会上,枣庄10家旅行社成功竞拍国内17个旅游客源地市场的地接权和市场营销权。枣庄市旅服委称,这种政府以“拍卖”的形式规范旅游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
10家旅行社分享17客源城市地接权
  据介绍,此次竞标的17个客源城市,均系责任单位在枣庄开展二日游活动期间没有完成招揽游客任务的城市,包括日照、苏州、常州、淮南、安阳、保定、周口、商丘等城市。按照规定,此次参加竞标的旅游企业要完成每个客源城市确定的“枣庄二日游”目标任务,17个城市的目标从1500人到2500人不等。例如,竞标日照客源城市的旅行社要在年内完成招揽2500名日照游客来枣庄旅游的任务,濮阳市场要年内完成2000人的二日游任务,湖州要完成1500人的二日游任务。
  在竞拍过程中,拍卖竞标价是以政府投放给每个客源城市宣传促销经费5万元为最高限价,以3000元递减,报价最低者胜出。
  在宿迁2000人游客任务的竞标中,有8家旅行社同时参与投标,这也是本次活动拍卖参与竞标最多的。为抢夺这一客源市场,枣庄假日国际旅行社给出了最低竞拍价格2000元,终将宿迁市场拿下。同时,鉴于有的客源地难以招揽游客,在泰州2000人游客任务的竞拍中,枣庄九洲国际旅游行社以4.7万元的高价中标。
  经过激烈角逐,此次招投标活动中有10家旅行社竞标成功,其中最大的赢家是枣庄海燕旅行社和枣庄飞马国际旅行社均中标3个客源市场。
政府“拍卖”旅游市场为哪般
  据了解,自2009年枣庄实施了由政府主导的二日游活动以来,全市59个市直部门及区市对接全国81个客源地城市,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过4000万人次,实现了从游客输出型到输入型的转变,地接旅行社也从零发展到现在的65家。为推进枣庄二日游活动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过渡”,枣庄市进行了这次大胆尝试和探索。
  通过这种大胆的价格竞拍,使旅游企业不仅赢得了一个客源城市的地接权,同时还能拿到政府给予的宣传促销补贴,享受到政府给予的各项政策。对于竞标成功的旅行社来说是名利双收。然而,竞标不成功的旅行社只能看着别人吃到“甜头”,这一做法是否能够更好地推动和规范枣庄旅游市场正常运作呢?
  枣庄市旅服委的刘中波告诉记者,在开展二日游活动以前,枣庄旅游资源不发达,基础比别人差,是一个以游客输出为主的城市,当地旅行社做地接比较被动。从2009年开展二日活动以来,旅游服务业从弱到强,从无到有,如何去赶超别人,必须出一些奇招。这次拍卖竞标活动在国内尚属首例,这种运作方式实际上是规范旅游市场的一个探索和首创,拿17个相对弱的城市推向市场后不见得对枣庄二日游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是对枣庄地接旅行社营销服务水平的一次练兵,它能够进一步培育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旅游企业把营销队伍、地接队伍全方位锻炼出来,实现枣庄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大客源市场广告投放、市场促销的力度,加快探索建立枣庄二日游活动市场运作的机制,实现由政府推动向市场运作过渡步伐的加快。

现场>> 为抢客源地给出“零”报价
  27日,来自全市24家符合竞拍资质的旅行社在客源市场目标任务招标会一开始,就涌现出气势逼人的氛围,一家旅行社为抢占日照的地接权,放弃政府宣传补贴,给出了“零”报价。
  日照市是此次竞拍会列出的首个客源地城市,按照规定要求,参与竞拍的旅行社要在年内完成参与枣庄二日游团队的游客至少2500人。通过价格竞拍,不仅能拿到客源地的地接权和市场营销权,同时还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宣传促销经费,为抢占这个客源地,三家旅行社给出了不同程度的降价,枣庄凤凰假期国际旅游行报价3.5万元,枣庄山运旅游行报价2.9万元,而枣庄环宇国际旅行社放弃政府的宣传补贴,给出了“零”元的报价,然而根据价格竞拍的要求,“零”元不符合投标要求,反而错过了这次竞拍。

王晓亮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