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0:01:00 我要评论
徐艳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晚报日照10月25日讯(记者 徐艳) 25日,记者从日照户政部门获悉,日照现在5%-8%的人还在使用一代证。另据了解,只要一代证没过期,目前仍可以使用。
25日,记者走访了日照一些银行、宾馆、飞机售票点等需要身份证才能办业务的单位。记者发现,用一代证办业务也不耽误。记者来到日照市海曲路一家中国工商银行,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代证和二代证的主要区别在于,二代证内安装了机读芯片,通过内置的IC芯片可以迅速地识别身份信息以及验证真伪。一般办业务他们都要求客户提供二代身份证,如果没有,一代证没有过期办任何业务也都可以。
“平时二代身份证放在家里,出门时就带着一代身份证,万一一代身份证丢了,也不耽误事。”日照市民牟女士说。
像牟女士一样,在日照某高校工作的张先生也有两张身份证。“前段时间,二代身份证丢了,就一直用着以前的一代身份证,补卡时也没耽误用。”
25日,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公安分局户政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日照市5%-8%的人一直还没有换二代身份证。自2004年以后办的全部都是二代身份证。
相关新闻:
全省 8000余万人持二代身份证
16周岁以下持二代证者仅280余万
记者 杜洪雷
山东省持有二代身份证的居民有多少?二代身份证是如何办理的?如果身份证信息有出入应该如何处理?25日,记者就二代身份证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山东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的相关人员。
法定周期60天,一般会缩短
对于制作二代身份证的理解,很多人仅仅停留在到派出所拍张照片。“按照我们内部的说法,这个过程叫做个人信息采集。”据治安总队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济南和青岛两个地方独自制作二代身份证,全省其他市的二代身份证都是由省公安厅进行集中制作。
按照目前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居民在派出所拍完照片之后,还需要经历多个程序才能够正式进入制证的过程。”工作人员解释了制证周期为60天的原因。
一般来说,居民的制证信息需要从基层派出所报送到县级公安局进行签发,然后制证信息传到省公安厅。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将居民的制证信息与人口管理系统内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就会退回到县局。“我们这是最后一道防止错误的关口。”工作人员说道。
如果信息比对正确,就会进入到制证程序,完成后二代身份证就会发送到县局,最后居民就可以从派出所领到二代证。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早前大规模的身份证换领已经结束,目前主要是对一些应办证的人群进行制证。“所以虽然规定是60天,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缩短这个周期,让群众尽快领到二代身份证。”该工作人员解释道。
信息咋改
居民需提供充足证据
现实中,极少数居民的二代身份证会出现一些出入,例如身份证重号或者身份信息错误。对此,该工作人员表示,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是制证人员在制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就会免费为居民进行更正。居民在申领二代身份证的时候,会签一个身份信息确认书。“一般来说经过确认之后,居民的制证信息就确定下来了。”如果再出现身份信息的出入,居民就要负责任了。
据了解,居民目前更正身份信息较多的是更正年龄。工作人员称,一旦居民提出要更正身份信息,就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例如能够找到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更为原始的一些身份信息证据,来证明使用的身份证上面的信息确实与实际有出入。”工作人员举例解释道。
据介绍,居民提请更正身份信息,需要经过县级或者地级公安局的审核通过后才能够重新制作二代身份证。这名工作人员进一步讲道:“省公安厅不参与审核的过程,但是地方公安局必须同时将人口管理系统内的信息进行更正,才能在重新办理二代身份证的时候一致。”
临沂持二代证居民全省最多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自从2005年开始,山东省全面换领二代身份证。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省持有二代身份证的居民已达8000余万人,尚未换领二代证的人数已经很少。
二代身份证相较于一代身份证更加安全而且拥有多重防伪措施,因此公安部门加大了二代身份证换领的力度。“自从农村实施新农合之后,很多年纪大的群众都纷纷办理二代身份证。”该工作人员称,如果能够推出更多的配套政策,应该会有更多的居民申领二代身份证。
据了解,16周岁以下持有二代身份证的居民人数为280余万,仅占人口比例非常小的一部分。通过分析8000余万持有二代身份证的居民,工作人员称中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全省持长期有效二代身份证的居民达到了2700余万”。
对全省各地进行比较,临沂市持有二代身份证的居民最多,人数达到850余万,而莱芜则最少,人数为104万多,但是其比率比较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