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11:29:00 我要评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高污染黄标车限行区域(黄色区域内,含边界道路)。
9月1日起,岛城高污染黄标车区域限行工作正式启动,每日7时至20时,市南区麦岛路以西、香港中路-香港西路-文登路以南、南海路以东区域(包含边界道路,以下简称限行区域)将对高污染黄标车“说不”。8月31日,环保部门解释说,不是所有黄标车都要限行 ,岛城只有8.1万辆高污染黄标车属于限行范围。
据悉,9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为高污染黄标车限行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对违规驶入限行区域的高污染黄标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驶离限行区域 。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违规驶入限行区域的高污染黄标车,处200元罚款,但不扣分。
未来高污染黄标车监管有望纳入智能交通体系,路口的摄像头可以让那些“不守规矩”的高污染黄标车无处遁形。
提醒今起限行高污染黄标车
岛城针对高污染黄标车的区域限行办法为:自2011年9月1日起,每日7时至 20时,在市南区麦岛路以西、香港中路-香港西路-文登路以南、南海路以东区域(包含边界道路,以下简称限行区域),禁止国I以下(不含国I)排放标准的高污染黄标车通行。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特种车辆暂不列入限行范围。而包括悬挂部队、武警牌照的车辆,警车,政府部门的公务用车,都将纳入此次限行的范围。
“我的车就是黄标车,可买了也没几年,为啥就要限行呢?”8月31日,市民刘先生致电本报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对此,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解释说,不是所有的黄标车都限行,限行的只是尾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排放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的高污染黄标车,岛城共有8.1万辆。
识别黑烟车名单已入数据库
高污染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后,如何进行识别?根据环保、公安两部门制定的办法,对于闯禁区的高污染黄标车,主要采取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两种方式。“现场执法就是不定期、不定时、不定地点,在限行区域内进行执法,交警可指示黄标车靠边停车,我们已经将8.1万辆高污染黄标车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只要带着笔记本电脑,一对照车牌号,就能分辨。”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如何监管和处罚呢?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中心主任宫艾青介绍说,9月1日起,环保、公安两部门就要展开对限行区域的执法工作,从9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为高污染黄标车限行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对违规驶入限行区域的高污染黄标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驶离限行区域。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违规驶入限行区域的高污染黄标车,处200元罚款,但不扣分。
规划监管纳入智能交通体系
在前海一线设立高污染黄标车限行区,只是岛城对高污染黄标车“高压态势”的一个试点。2012年后,根据市区空气质量状况和实际需要,岛城将逐步扩大限行区范围,甚至将整个市区都囊括在内。到那时,现场执法显然不能实现限行区域的无间隔、无缝隙、全覆盖监管。
目前,环保部门有个设想,即将高污染黄标车的尽管纳入岛城正在建设的智能交通体系。“就是在每辆车身上都装一个芯片,在这个芯片中输入了本车的基本信息,包括车型、车主、车牌号等,在限行区域的重要路口和关键路道都设有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将会对驶过的车辆中的芯片进行读取,通过自动识别来判断该车辆是否是黄标车。当高污染黄标车进入限行区域内后,监控系统会对这些车辆自动识别。”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