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7 07:41:00 我要评论
梁旭日 来源:大众日报◆核心提示
东莱银行旧址被高价拍走将建私人博物馆的消息,再次将老建筑保护带入公众视野。值得关注的是,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老建筑通过产权转让引入社会资本,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用于建设博物馆等用途,或将成为老建筑保护的一条新途径。
□ 本报记者 梁旭日
本报实习生 李颖慧
东莱银行旧址9000万元被拍走
8月10日上午,安静的海景花园大酒店内,东莱银行旧址的产权拍卖正在激烈上演。经过40多分钟70多次举牌之后,这一备受关注的老建筑被山东宗鑫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章以9000万元收入囊中。
“打算做一个博物馆,陈列个人收藏。”涉猎钢结构、矿业、物流等多个行业的李宗章喜欢收藏古玩字画,在飞机上读到东莱银行旧址拍卖的消息,觉着很适合做成私人博物馆,除了陈列个人藏品,别的藏家也可以来此展示,还可面向社会开放。
资料显示,东莱银行旧址为三层德式建筑,面积为3403.91平方米,土地面积为4217.1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年限至2045年。这栋老建筑坐北朝南,共有34间房间以及地下室。
“1923年开始,这座大楼为东莱银行所用,堪称中国民族资本涉足金融业的‘活化石’。”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介绍,建于1914年的东莱银行旧址饱经沧桑,抗战期间曾被日本宪兵队占领;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青岛市档案馆在此办公;1993年,又出让给了平安保险公司,十年之后平安保险公司搬走,就一直空置,仅留下保安人员看管,院内杂草丛生,房屋年久失修。
据了解,2000年,东莱银行旧址被纳入了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2009年,又被公布为市南区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肯定会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修复,力求再现老建筑的原貌。”李宗章预计,东莱银行旧址的维修需要花费5000万元左右,如果进展顺利,将于一年半后投入使用。
老建筑保护难处多
青岛市规划部门普查发现,青岛目前共有372处建筑遗产需要进行保护,包括1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35处优秀历史建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单位禁止买卖,优秀历史建筑可以进行产权转让,但禁止卖给外企及外籍人士。
目前,青岛的老建筑保护主要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政府出钱修缮。例如康有为故居,在修缮之后,康有为故居成为青岛市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并成为旅游景点。第二种是企业产权的老建筑,企业报规划审批后自己出资修缮。例如胶澳邮局旧址,由其产权人出资修缮之后,成为山东省首座邮电博物馆。第三种是私人产权的老建筑,由个人修缮保护。
鲁海介绍,不管是何种产权的老建筑,都存在保护困难。因为政府经费有限,在老建筑保护上只能重点选择,现在只有康有为故居、老舍故居、劈柴院等屈指可数的几个老建筑在政府投入下得到保护开发。由于维修中不能改扩建,企业很难从老建筑修缮中获得回报,保护动力不足。大多数属于个人产权的老建筑,因为个人经济实力有限,更是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
目前,由于资金少、维修限制多、保护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青岛市老建筑保护并不乐观,许多建筑处于年久失修状态。
社会资本介入保护将成范本?
在前景堪忧的老建筑保护现状面前,东莱银行旧址的拍卖能否成为老建筑保护的范本?这引起相关人士的讨论。
“这是个有益的探索,是好事。”鲁海称,东莱银行旧址要建成博物馆,意味着商家要费心去整修、维护,普通市民还可以进去参观,这是非常好的。如果能作为博物馆利用起来,是很好的保护方式,可以为其他老建筑保护提供一个范本。
青岛市人大代表王林认为,保护建筑最好的方法是有人居住,因为有人住房子才会有生气,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拍卖方式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进行老建筑保护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
不过,在一些地产人士看来,老建筑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只能做适当的装饰装修、改造美化,不允许改变整体结构,更不能拆迁改造,加上庞大的维修养护费用,企业介入的利润空间有限。
也有地产人士在获知东莱银行旧址被高价拍卖的消息后,称赞企业“有眼光”。青岛知名地产策划人龙江说,“东莱银行旧址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如果运营成功,其所蕴藏的商业价值会被慢慢挖掘出来。”据他了解,青岛有不少老建筑,因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吸引着买家的注意力。但因为这类老建筑本身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优秀历史建筑,鲜有上市交易的情况。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