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2 07:23:00 我要评论
梁旭日 来源:大众日报▲随着通车时间的临近,胶州湾海底隧道正在加紧内部装修。
□ 本报记者 梁旭日
本报通讯员 宋 雪 臧富贵 杨瑶
“青黄不接”成历史
6月16日上午,在青岛开发区(黄岛区)西环岛上向东望去,隔着薄薄雾气,青岛主城区的高楼大厦仍然可见。
尽管近在咫尺,但从26年前创建青岛开发区以来,该区与青岛主城区之间一直只能隔海相望。虽说有轮渡、环胶州湾高速相连,但受天气变化、运量不足、通行时间长等原因影响,这两种方式难以满足需求。“青黄不接”成为岛城居民对两地交通联系不便的无奈描述。
“青岛海湾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车之后,从青岛端到黄岛端的通行时间分别为10分钟、半小时,远远短于轮渡的50分钟、环胶州湾高速的一个半小时。”青岛开发区交通局副局长贾巍介绍,桥隧本月底通车之后,将彻底改变青岛、黄岛之间的现有的交通体系,告别“青黄不接”的历史。
除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大桥、隧道通车还将带来空间的变化,青岛开发区将迎来与青岛主城区的“同城时代”。长期以来,“青黄不接”一直是阻碍青岛城市升级的瓶颈,大桥、隧道通车之后,青岛经济发展将实现空间突围,建设环湾型城市的愿景更加清晰。
目前,青岛开发区已经做好了“对接”工作。通过连接线工程,青岛方向的车辆从隧道出来后,与滨海公路相连,直接可达黄岛城区,为了方便市民,两地之间的公交车也将实现无缝隙衔接,市民可以乘坐公交车往来青岛主城区与青岛开发区。大桥则与青兰高速相接,并通过立交桥与胶州湾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互通。
经济区转向城市功能区
自26年前创建以来,青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频上台阶,现已发展起石化、家电、港口、造船、汽车、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聚集了青岛30%的工业基础。去年,青岛开发区的工业产值跃上了3000亿元,GDP超过1000亿元,辖区内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亿元。
“桥隧通车之后,青岛开发区将迈上新的发展起点。”青岛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大勇表示,从自身来说,青岛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发展环境都达到了一定程度,具备了发展的内在动力,桥隧开通,将给青岛开发区提供更好的外部机遇,承接母城辐射,融入同城发展。
从更深层来看,桥隧通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将带来城市价值的提升,助推青岛开发区从相对单一的经济区域向综合多向的城市功能区转型。
“在经济要素之外,还将把青岛这个百年城市沉淀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城市品质向青岛开发区释放、延伸。”张大勇分析,桥隧通车,将使青岛开发区一改以往的“郊区”印象,成为主城区的重要一极。
生活因“桥隧”而变
对于需要往返“青黄”两地的市民而言,桥隧通车,将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
“隧道通车之后,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从单位到家了。”对于隧道通车,家住黄岛、工作在市南区的杨硕可谓翘首以望。“我在报纸上看了,通车后,将开通4条青岛到黄岛的公交线,不仅速度快了,路费也便宜了。”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隔着一道浅浅的海湾,市内四区竟然有许多市民从来没有到过黄岛。桥隧通车之后,将给青岛市民带来周末度假的好去处。
“从隧道走,不用一个小时,就到灵珠山了。”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工作委员会刘杰委员介绍,灵珠山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野生动物园等景点,桥隧通车之后,灵珠山将定位于“青岛的后花园”,为青岛市民提供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桥隧通车之后,开发区的旅游将成为青岛旅游线路的延伸,旅游人数有望实现井喷式增长。”青岛开发区旅游局副局长燕亚超总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