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聊城
本站搜索:

侯金星:一棵长在田里的“庄稼”

2012-04-26 10:51:00    作者: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孙洪锋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今年37岁的侯金星是茌平县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1998年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技推广。他,14年如一日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推广和传授农技知识,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次,每年为全县农业增收节支1亿多元,是粮农信赖的“庄稼神医”。去年11月,他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阅读提示 今年37岁的侯金星是茌平县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1998年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技推广。他,14年如一日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推广和传授农技知识,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次,每年为全县农业增收节支1亿多元,是粮农信赖的“庄稼神医”。去年11月,他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孙洪锋 
    
  4月17日清晨,高个、黑瘦、两脚尽是泥的侯金星一出现在茌平县韩屯镇前东村西的麦田旁,眼尖的村民便呼啦啦围上来。
  64岁的田友江用长满老茧的手攥住侯金星的手不放:“去年秋天,你叫俺把小麦种由23斤调到16斤时,俺心里还打鼓。现在看麦苗,比23斤麦种的强多了!” “小麦播量一大,分蘖相应减少,弱苗多,费了种子、化肥不说,还拿不住产量。”侯金星耐心解释。
  说话间,一位中年妇女挤进人群向侯金星“报喜”:“侯站长,早先让俺头疼的野麦子今年地里一棵也没有。你开的‘11月上中旬、中午6摄氏度以上,小麦三叶一芯时打灭草剂’的方子,管了大用!”
  人越围越多,有问有答,大家缠住侯金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要是逢上大集,那场面更不得了。他把黑板一挂,板凳上一站,赶集的农民便围了上去。一站就是一上午,边说边比划,看庄稼病、提建议、开处方,从1998年他进农业局就未间断过。”陪同采访的侯金星同事张传阳说,“他经常到各村巡回讲课,从不计任何报酬。他的手机和家庭电话还是‘农技110’,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接到电话,准往外跑,全县14个乡镇、732个村几乎跑了个遍,培训农民7万多人次,被群众称为‘庄稼神医’。”
  说起侯金星给庄稼治病的故事,张传阳如数家珍:去年麦收后的一天,侯金星刚要吃早饭,振兴街道花牛陈村的朱永利火急火燎地找来,说他家10多亩玉米地里出现成片萎焉,打药也未见效。侯金星立刻放下碗筷驱车前往,诊断为“二点委叶蛾”虫害,指导他们清除残留麦秸、投放毒饵,不仅帮了朱永利,还让该街道6万余亩玉米“幸免于难”。
  2010年8月的一个深夜,冯屯镇南辛村的陈海昌带着哭腔打来电话:他家的玉米又粗又矮、要绝产了。次日一早,侯金星就跟张传阳一起赶到了陈海昌的地里,经诊断,玉米得的是粗缩病,不难治。拿到“药方”,陈海昌激动起来:“昨晚心里还瓦凉瓦凉的,侯站长一来心里有底了。”
  14年来,侯金星救活了无数生病庄稼,为农民挽回了数不清的损失,也“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去年“五一”期间,侯金星查病虫害、编印虫情预报,3天没得闲;今年4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妻儿要去冠县看梨花,可他搞小麦苗情调查,连小小的要求都未能满足。
  为了准确掌握庄稼生长、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数据,侯金星每年从3月至11月,一直在田里转。无论烈日还是严寒,一天平均要跑40多里路。这些年来,侯金星积累调查数据上万个,每年发病虫预报15期以上,全面开展了对蚜虫、赤霉病、纹枯病为主的病虫测报工作,综合推广了小麦精量播种、氮肥后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累计推广面积500多万亩次。去年,他领衔的10亩高产攻关田小麦亩产达到719.7公斤,玉米达到955.7公斤,创聊城市历史最高水平;从2001年以来,全县每年增产粮食都在1亿斤以上,全县小麦亩产达到550公斤、玉米达到600公斤。
  “记得有一年,全市农业工作会议发给茌平十多块奖牌,八块是侯金星站里挣回来的!他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当之无愧!”茌平县农业局局长乌以强说起侯金星颇有感慨。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问侯金星:“农技站一年到头不得闲,觉不觉得辛苦?”侯金星说:“从小吃着农民种的粮食长大,我就是田野里一棵父老乡亲们培育出的庄稼,回归田野、回报农民,是我的不悔选择、不懈追求。”
  上图:侯金星(右)在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冯长禄/摄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