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

“蒲公英”为贫苦孩子播撒希望——无法停留的爱

2012-04-13 10:59:00    作者: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徐长春 张路军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2月19日上午,聊城经济开发区许营镇朱营村朱银凤家,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是聊城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今年上小学3年级的朱银凤,其父亲和大伯弱智,劳动能力差,母亲改嫁,80多岁的奶奶体弱多病,一家四口全靠爸爸打零工养活全家,生活很困难。志愿者协会通过许营镇团委和联校了解到小银凤的情况后,有意对她进行长期结对资助,今天特地来实地考察。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徐长春 张路军
  
  2月19日上午,聊城经济开发区许营镇朱营村朱银凤家,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是聊城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今年上小学3年级的朱银凤,其父亲和大伯弱智,劳动能力差,母亲改嫁,80多岁的奶奶体弱多病,一家四口全靠爸爸打零工养活全家,生活很困难。志愿者协会通过许营镇团委和联校了解到小银凤的情况后,有意对她进行长期结对资助,今天特地来实地考察。
  “根据小银凤的家庭现状,她很有可能读不完小学就辍学。按协会的资助标准,小学生每年资助300元,中学生每年资助400元,高中生每年资助1000元。同时,我们还会给她送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一直资助她顺利完成学业。”志愿者李志民说。
  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0年1月,该协会发起人苏金生介绍,成立协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帮助贫困地区学校建立图书室,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参加社会各种爱心活动。目前已有95名志愿者加入协会,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农村走访贫困生,将贫困生的资料发到“蒲公英行动”网站上,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选择结对资助。由爱心人士直接把钱打到贫困生卡里,资助情况及时在网上公布。
  随后,志愿者们又来到许营镇葛庄村葛旭乾的家里。葛旭乾在许营联校任庄小学上三年级,几年前他父亲服刑,母亲改嫁他乡,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年龄大了,除了种地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奶奶双目失明,经常得病,这几天在医院里治疗。苏金生说:“这样的孩子除了贫穷之外,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社会的温暖与关爱,他们往往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误入歧途”。
  据介绍,葛旭乾是受该协会资助的第179名学生。目前,协会已累计发放爱心救助金11.7万元,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建立了4个图书馆。并有5名受资助的特困生顺利考入大学,莘县的白彦花同学还考入了清华大学。我们希望用爱心去浇灌梦想的花园,去凝聚爱的力量,为贫苦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解西伟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站搜索: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