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

临清:双向流动破解“两难”

2012-04-12 15:19:00    作者: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孙维华 种亚丽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我在这里一月工资5000多元,年底有奖金,企业包吃住,还当上了车间主任,很有尊严感,干劲大着哩!”3月21日,在临清中瑞轴承公司,铸造车间主任田海洋说,一开始自己还放不下架子,感觉到乡下工作丢脸,后来看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后,很快打消了顾虑。现在在该企业工作的来自城里的技术人员有30多名。
  □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孙维华 种亚丽 报道 
  本报临清讯 “我在这里一月工资5000多元,年底有奖金,企业包吃住,还当上了车间主任,很有尊严感,干劲大着哩!”3月21日,在临清中瑞轴承公司,铸造车间主任田海洋说,一开始自己还放不下架子,感觉到乡下工作丢脸,后来看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后,很快打消了顾虑。现在在该企业工作的来自城里的技术人员有30多名。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有一技之长,通过城乡对接,让他们进入乡镇民营企业,既解决了民营企业用工难题,还给企业带去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双赢。”临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钟艳芳介绍说。临清市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独辟蹊径,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归纳梳理,发现他们不少人有技术和文化。市里引导和乡镇民营企业用工进行对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全市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下乡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已有近千人,多数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
  “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临清市双管齐下,一方面引导城里下岗失业人员下乡,另一方面组织农民工进城镇,有效破解了“两难”。为提高企业用工吸引力,临清市三和集团建设了干净明亮的员工宿舍、澡堂和卫生室,还投资300万元购置11辆豪华大巴,专门接送离城区较远的乡镇农村纺织工人。开通了8条免费接送员工的班车线路,每条线路平均20公里以上,固定乘车人数2500余人。现在三和集团1.4万名农民工十分稳定。
  农民工素质低,是制约他们进城求职的瓶颈。该市依托市技工学校和4处就业见习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提高了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创业成功率。同时,加大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力度,依托其在师资力量、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培训。每年免费培训6000多人次。
  服务业是提供就业的重要渠道。该市打造了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企业园区和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引进了银座、华联、苏宁等国内知名服务业企业,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就业。烟店轴承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上市人员最多的轴承专业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在市场带动下,烟店镇吸引打工人员3万人,从事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工商户达7000余户
解西伟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站搜索: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