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孙维华 种亚丽 报道
本报临清讯 “我在这里一月工资5000多元,年底有奖金,企业包吃住,还当上了车间主任,很有尊严感,干劲大着哩!”3月21日,在临清中瑞轴承公司,铸造车间主任田海洋说,一开始自己还放不下架子,感觉到乡下工作丢脸,后来看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后,很快打消了顾虑。现在在该企业工作的来自城里的技术人员有30多名。
“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多有一技之长,通过城乡对接,让他们进入乡镇民营企业,既解决了民营企业用工难题,还给企业带去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双赢。”临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钟艳芳介绍说。临清市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独辟蹊径,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归纳梳理,发现他们不少人有技术和文化。市里引导和乡镇民营企业用工进行对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全市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下乡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已有近千人,多数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
“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临清市双管齐下,一方面引导城里下岗失业人员下乡,另一方面组织农民工进城镇,有效破解了“两难”。为提高企业用工吸引力,临清市三和集团建设了干净明亮的员工宿舍、澡堂和卫生室,还投资300万元购置11辆豪华大巴,专门接送离城区较远的乡镇农村纺织工人。开通了8条免费接送员工的班车线路,每条线路平均20公里以上,固定乘车人数2500余人。现在三和集团1.4万名农民工十分稳定。
农民工素质低,是制约他们进城求职的瓶颈。该市依托市技工学校和4处就业见习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提高了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创业成功率。同时,加大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力度,依托其在师资力量、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培训。每年免费培训6000多人次。
服务业是提供就业的重要渠道。该市打造了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物流企业园区和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引进了银座、华联、苏宁等国内知名服务业企业,吸引了大批农民工就业。烟店轴承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上市人员最多的轴承专业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在市场带动下,烟店镇吸引打工人员3万人,从事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工商户达7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