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8 16:00:00 我要评论
侯莎莎 来源:聊城新闻网 7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公布有关通知,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集中开展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专项行动。根据通知要求,本次专项行动将对集贸市场开办者不履行管理责任的,将予以处罚。7月18日,记者在我市多家农贸市场调查发现,不少农贸市场经营业户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谈及“限塑”,市场管理方大倒苦水,自称实际执行有难度。
7月18日,记者走进开发区明竹农贸市场,小商小贩们普遍使用超薄塑料袋,一叠叠的超薄塑料袋悬挂在摊前,若是顾客购买的东西较多较沉,摊主还会再套一个。一家经营肉食的摊主表示:“超薄塑料袋,大家都在用,也没听说用超薄塑料袋还得罚款。”对于“限塑令”,记者了解到,只有部分人才知道。 “刚开始菜场管过,但不送袋子,顾客买东西不方便,影响了我们生意,一段时间后就基本没人管了。 ”
在聊城交运大市场的一家方便袋商店,记者看到,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占据了店内显眼位置,一些摊主们在跟店老板讨价还价。据了解,价格最便宜的一种白色塑料袋,2元可以卖到50余只,批发价则更低。在这个摊位上,同样也有合格的塑料袋出售,印有QS标识,但其价格却高出了不少。谈到方便袋问题,一位卖菜的摊主告诉记者:“我们就是卖个菜,一毛两毛的顾客都跟我们计较半天,就别说塑料袋收费了。而且,若是真的实行塑料袋收费,希望所有的菜市场一并实行,不然对我们也不公平。”
就此,记者采访了市场管理方,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有利于环保,我们支持,但执行起来面临很多困难,难以根除。之前,我们在大喇叭上呼吁过,维持一段时间后,大家依旧我行我素。对顾客而言,他们要塑料袋,但商户不予提供,或是另外收钱的话,势必会引起顾客的不满。”
谈起塑料袋问题,家住聊城市城区乐园小区的市民黄一涵建议:“超市都在使用合格塑料袋,收费0.1元,因合格塑料袋收费,他们额外赚了钱。但菜市场与超市不同,菜市场提供的商品都是市民日常必备物品,市民经常购买,若塑料袋收费,市民肯定接受不了,我认为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塑料袋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杜绝生产塑料袋。” (侯莎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