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

聊城磨刀老于京城“走红”凭的是热心肠

2011-07-18 16:00:00    作者:王文文   来源:聊城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老于 磨刀石 上班族 农校 千里走单骑
[提要] 7月4日,老于买了一箱方便面,带上磨刀石、感冒药、雨衣、去火的茶叶、冰糖和几件简单换洗的衣服,这次他要出趟远门。王秀兰说,老于走到哪里,哪里就围过来一些人,找他聊天,聊着聊着老于就爱问人家,“我给你磨磨剪子磨磨刀吧”。

妻子王秀兰展示老于放在家中的磨刀石

  “老于到北京磨剪子磨刀去啦!”“老于登上报纸啦!”“老于这个人能坚持!”……7月17日,记者来到东昌路北苑小区,那位“千里走单骑,进京免费磨刀磨剪子”的七旬老汉于福云就住在这里。提起原聊城农校退休木工老于,小区居民都知道。

  每天早出晚归
  邻居以为他是“上班族”
  不论冬天夏天,老于总要起个早,洗洗刷刷,六点多就出门,最晚不过七点。对他来说,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日日早出晚归,让他成为小区里的神秘人物。“你家老于这是干嘛去啊?他在哪里上班啊?”时间长了,人们就问老于的妻子王秀兰。71岁的王秀兰一听就乐了,老于哪里是去上班,他那是出去给人家磨剪子磨刀去!
  7月4日,老于买了一箱方便面,带上磨刀石、感冒药、雨衣、去火的茶叶、冰糖和几件简单换洗的衣服,这次他要出趟远门。“我准备往外走走,走到哪里算哪里,也可能到北京去!”老于对老伴儿说,趁着自己腿脚还灵便,出去逛逛。王秀兰知道老于的脾气,没有阻拦,只是叮嘱他“累了就停下休息,别把身体累着!”
  闷在家里非他福
  单骑出游享乐趣
  老于蹬着用了十几年的小三轮,还真到了北京。从聊城到北京约450公里路程,老于骑了7天。一路上,他走走歇歇,不断帮人免费磨剪子磨刀,有的旅店老板为他的行为所感动,免去了他的住宿费。
  老伴儿王秀兰每天都要跟他通电话:吃饭了吗?住下了吗?……17日下午,记者连线远在北京的老于,他当时在北京开阳桥附近,看着天要下雨,他正要找个地方躲躲雨。老于对记者说,住的地方他不担心,“有铺有盖的,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
  王秀兰说,老于闲不住,不愿意闷在家里,也不爱打牌打麻将,愿意出去转,附近的村子老于都走遍了,周集、洪官屯、魏大庙……实际上,不出远门的时候,王秀兰并不清楚老于每天会去哪儿,只是听老于回来念叨。“老于倒是让人放心,一早出去,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就回来。”王秀兰说,每天晚上她都给他烧好水,第二天带着用,有时老于还把没磨完的刀剪带回家来磨,第二天再给人家送去,“我还笑话他,你这‘买卖’挺好呢!”

  热心助人成习惯
  老人乐在其中
  老于以前做木工,在东北工作24年后回到家乡聊城,成了原聊城农校一名职工。他磨剪子磨刀的手艺是50年代在老家跟一位铁匠学的,退休后派上了用场。王秀兰回忆说,1995年前后,很多农校学生拿着剪苹果枝的小刀、小锯到她家中找老于磨,“中午放学回来,老于不愿让学生等着,给他们磨到下午2点才吃午饭”。
  老于不仅会磨刀磨剪子,还会修车子。他出门骑的三轮车十多年来没换过,一直骑着它到处免费为大家服务,坏了自己修,车胎换了一个又一个。
  王秀兰说,老于走到哪里,哪里就围过来一些人,找他聊天,聊着聊着老于就爱问人家,“我给你磨磨剪子磨磨刀吧”。对老于来说,以这种方式给他人提供方便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他也乐在其中。(王文文)

王云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