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教

探访定陶留守儿童学校:让其都成为优等生

2011-07-11 07:21:00    作者:乔显佳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优等生 定陶县 教育探索 父母
[提要] 课程结束后,留守儿童们在乒乓球台前“厮杀”。他们首先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上入手,每天下午课后,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的学生们便开始快乐的活动,做各种游戏。身为留守儿童的“大家长”,刘传玺几乎可以说出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他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是优等生”。

课程结束后,留守儿童们在乒乓球台前“厮杀”。 本报见习记者 梁斌 摄

  本报记者 乔显佳 见习记者 景佳

  7年前,菏泽定陶面对本地劳务输出一年比一年多、留守子女也一年年增多的现象,在当地建成“留守儿童学校”,开始了“实验性”教育探索,如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养鸡场建成“留守儿童学校”

  菏泽定陶留守儿童学校2004年建成,在菏泽市乃至全省率先开始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探索。当时,身为定陶县东王店小学校长的刘传玺到北京开会,听专家讲起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被深深吸引。

  菏泽是我省劳务输出大市,在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定陶又是菏泽劳务输出大县,同样是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据定陶县教育局一项最新统计,全县现有4.8万小学生中,近两万是留守儿童。

  看到乡里乡亲外出打工的人愈来愈多,一个又一个孩子被“留守”在家,生活和教育成了棘手的问题,刘传玺决定创办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办学地点选在他最熟悉的老家———定陶县东王店镇东刘楼村。一座被改做养鸡养猪场的校园,经过大家的努力,又重新变回校园。

  2004年第一年招生,学校共设三、四、五年级,共招来38个学生,每个班十名留守儿童。学校安排5名教工负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师资不足,一人担任多个班级、多个科目的教学工作。刘传玺本人也要给孩子们上课,所有老师均是“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家长”,随时弥补孩子们对亲情的饥渴。

  从38个孩子到268个孩子

  相比普通孩子,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等原因,学习兴趣总体稍弱。加之成绩基础差,且多数性格内向,有的甚至有点儿孤僻,不少孩子一提“父母”俩字,都会哭起来。这些都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需要刘传玺和老师们一一研究、克服。

  他们首先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上入手,每天下午课后,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的学生们便开始快乐的活动,做各种游戏。在由白杨、石桌、石凳组成的“休息室”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者下象棋,或者读课外书。学校成立乒乓球、象棋、武术……十大兴趣小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2005年,定陶留守儿童学校在校生增至50余人,2006年增至80余人,2008年学校增加了1-2年级,在校生增加至150人。2009年,该校首次有了6年级。2011年,留守儿童学校1-6年级共6个教学班,有在校生268人,其中留守儿童占238人,全部吃住在校。

  自2004年办学以来,已有368名孩子顺利升入初中学习。

  身为留守儿童的“大家长”,刘传玺几乎可以说出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他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是优等生”。

刘宝才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