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

邹城农村迎来1元“公交时代”

2011-11-04 15:39:00    作者:黄广华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公交车似乎只是一种城市标签,与农村沾不上边。然而,自去年开始,大批崭新的公交车陆续开进邹城市的一些乡镇,票价1元,直通城市。目前,一个畅通便捷、普惠均等的“大公交”体系已在邹城市初步形成。让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公交车的便利,“民生公交”已经成为邹城市的城市“新名片”。


101路公交车上,一位乘客正在逗一位婴儿。

101路公交车行驶在在康庄大道上,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大方便。

    文/图 本报记者 黄广华

    公交车似乎只是一种城市标签,与农村沾不上边。然而,自去年开始,大批崭新的公交车陆续开进邹城市的一些乡镇,票价1元,直通城市。目前,一个畅通便捷、普惠均等的“大公交”体系已在邹城市初步形成。让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公交车的便利,“民生公交”已经成为邹城市的城市“新名片”。

    在家门口也能坐上公交车,进城像上街

    郭里镇距离县城32公里,西接任城区,南接微山县,是邹城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10月27日早上7点40分,家住郭里镇高李村的李长河走出家门,骑上电动车赶到位于该镇镇政府驻地东头的102、103路公交车的候车点。10分钟后,他走上了开往县城的102路公交车,往公交车无人售票箱里投了1块钱,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上。“乡里通了到县城的公交车,又稳当又宽敞,票价还比以前坐的私人车便宜了10块钱,划算多啦。现在我在家门口也能坐上公交车,进城办事就像城里人一样方便!”李老汉笑呵呵地说。

    “真是想也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尽享公交出行的便利。”同车的张洲说,公交车本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公用设施,可没想到今年,公交车也开到了自家的家门口。

    郭祥贵开了一家百货商店,经常要去县城进货。以前,他都是自己开车,来回光油钱就花四五十元。自从镇上通了公交以后,他发现公交车方便、快捷还省钱,就决定改坐公交。“40来分钟就能到县城,跟上趟街似的,而且一次就能省30多块钱,何乐而不为啊。”老郭笑着说。 

    出门有了公交车。从今年的9月26日开始,这样的愿景在对郭里镇、太平镇、北宿镇以及唐村镇、石墙镇的农村成为现实。那一天,票价1元的102路、103路城乡公交车正式开通。而邹城市东部的大律镇、张庄镇、城前镇等乡镇早在2010年的9月29日,就开通了101路城乡公交,即使是离县城52公里的城前镇的村民坐公交车进城,也只需花一块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将在春节前,开通105路、106路公交车,分别通往野店、香城镇、田黄、尚河等乡镇,到时候,城乡公交将在邹城将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邹城市的城乡公交运力已近30辆,运营线路3条,营运里程达200多公里,辐射全县大部分村庄,有效解决了广大城乡居民 “出行难”问题。同时,运输部门根据乘客流量,科学合理调拨公交车数量,确保各线路20分钟一班车,让百姓畅享便利公交。

    逛街购物休闲倍儿方便,农民变“市民”

    自去年十一国庆节开始,每天早上9点,城前镇70多岁的胡俊龙总是准时坐上101路公交车,1个小时即可直达县城。要是以为他是去上班,那可错了,其实,他是去新世纪广场听戏、会票友。“现在的公交车直接通到村口,下了车就是文化广场,很方便。”老人笑呵呵地说。

    长期以来,农民出行是一块“短板”。农民要想进城,只能靠搭乘私人经营的微型车。为了利益最大化,这些微型车只有客满才肯开,乘客有时要等上一两个小时。“如果上午9点多出门,到县城基本办不成事。”城前镇的黄现强说。不仅如此,涨幅不定的票价也让他和乡亲们头痛。“原来从城前到邹城喊价要12块钱块,一遇到逢年过节,票价更是涨好几块,吃不消。”

    但是现在在邹城,公交车一律一元钱,年满60周岁的老人乘坐公交只收半价,7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胡俊龙今年72岁,有关部门为他办理了老年证,从他家到县城来回根本不需要花一分钱。“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花钱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公交服务,过上城里人一样的休闲生活,真好!”他满足地说。

    城市公交车开到了乡间村口,当地农民的生活出行方式也随之改变。张庄镇农民李广桂提着在县城买的菜和生活用品,悠闲地乘坐公交车回家。“以前出来不容易,要一次性把东西都买完才能回家。现在隔几天坐公交车来趟县城,买买菜,走走亲戚,方便得很!”李广桂说。而城前镇73岁的徐福旺更是受惠颇多。他从上衣里掏出一张政府发放的老人优待证给记者看:“我们70岁以上的老人,凭证免费坐公交车。现在来县城看病拿药、检查身体,多跑几趟也不心疼。”

    102、103路城乡公交开通一个月来,郭里镇不少一辈子都没有到过邹城市区的老农,纷纷走出家门逛街购物,带活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逛街购物”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城乡公交的开通,也实现了公交发展与服务、便民与舒适、功能和品质的同步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更加满意的出行环境。

    不再“有路无车,有车票贵”,全部1元钱

    一个故事在邹城口耳相传,去年101路城乡公交开通之初,城前镇的一位村民坐车去邹城市区走亲戚,他按照老习惯掏出一张20元的钱买票,结果售票员找了他19元。该村民提醒售票员“找错了”,在得知坐公交只需要1元钱后,这位村民惊叹:这公交车还不亏死啊?

    邹城有115多万人口,近百万人生活在乡村,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公车私营和挂靠经营的农村客运机制难以满足农民出行需求,农村面临“有路无车,有车票贵”的尴尬。

    2009年开始,邹城市决定开通城乡公交,并确定由邹城市国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运管部门重新划定班线,协助监督落实司乘人员转岗安置等。并将所有下乡公交车的票价定位1元。事实上,邹城市决策者的想法是:保证微利的前提下,公交运营的亏损部分,由财政“兜底”。“我们的目标是尽快让所有乡村都能方便地搭乘舒适快捷的公交车。”邹城市国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士华说,面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上,他们更注重社会效益,“只有得到市民更多地认可,我们的服务也更加的规范,才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赵士华说,政府买服务也是实现公益属性回归的一个重要体现。

    赵士华介绍,城乡公交开通之前,运输公司曾抽调60多人的调研组,对开通线路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包括车辆需要经过哪些乡镇的哪些村庄,站点如何设置更合理,人流量有多少等,“光调研档案就能装满一屋子”。根据调研报告,102、103路的人流量在1000人次/天,但是经过一个月的运营,能达到5000多人次/天。而101路最高峰的时候能达到11000人次/天,“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多地依靠公交出行”。

    公交车实现乡村全覆盖,离不开通畅的农村路网。近年来,邹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加快实施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通畅工程和水泥补助政策,各地普遍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完善了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大大提高了北流市农村公路安全服务水平,为农村客运市场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