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07:30:00 我要评论
郑钦友 梁利杰 杜贵斌 来源:大众日报10月3日中午,嘉祥县北郊凤凰山下的千亩繁育良田里,粒粒饱满的豆荚,连着秸秆被紧密包裹在洁白的丝网里,每个秸秆上都悬挂了识别卡,摊晒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借着阳光的温暖,豆荚努力炸裂开自己坚实的果皮,发出劈啪的悦耳声。
记者一到这里就立刻被吸引住了,只见田间“株行株系井井有条”,每隔几十米就会竖立起“选育区”、“杂交区”、“繁育区”等醒目标牌。更让记者称奇的是,这里的“农民”,人人身穿白大褂。
育种区里一点都不整齐划一,有的竖排,有的横排,有的大垄,有的小垄,一片地里生的熟的都有,乍一看真让人怀疑他们会不会种庄稼!
实际上,这里就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牵头成立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院士工作站。高级农艺师王景芳笑着告诉记者,育种的要点就是通过庄稼良莠不齐的长势进而分离出优劣品种的过程,这是一个既传统又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
话从2009年8月说起。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书平当时到北京参加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与当时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盖钧镒院士有缘结识。通过多次考察,2010年5月初,盖钧镒院士决定携手圣丰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发展种子产业。随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嘉祥县美丽的凤凰山下拔地而起三座红色小楼——院士工作站正式安家于此,这也是国内大豆种业界唯一一家院士工作站。今年已经75岁的盖钧镒院士仍坚持每月来工作站一到两次,每次至少要住3天以上,对工作站人员进行当面指导。
工作站占地1060亩,建有实验楼、种质资源库等基础设施近万平方米,同时设有分子、抗性等7个完善的育种实验室,各类实验仪器完备,并有小区播种机、康拜因等田间育种机械,还在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四川等8个地区建立了试验分站。
“每年夏季,院士工作站都会大量接收全国各地高校慕名而来的农学大学生实习,有时也不乏硕士生、博士生。”在站里工作的赵博士笑称,除了科研工作,工作站更是一个人才培育的基地。今年暑假,山东农业大学就一次派过来30多名本科生来院士站进行田间实践学习。
“国际种业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我们国内的企业要成为种业的育种主体,必须大力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当天,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书平这样对记者说。依托院士工作站平台,他们又组建了庞大的科研中心,从去年9月份至今投入达1600万元,引进了近50名教授、博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院士工作站成立一年来,“产学研”合作机制效益明显。目前已在国内拥有27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收集了国内外6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独家授权经营的品种24个,圣丰大豆种业的市场占有率持续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