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2 16:27:00 我要评论
刘守善 来源:齐鲁晚报文/片 本报记者 刘守善
“城市中的古树名木就像一群老者,它久经沧桑的枝干需要我们的呵护。”在日前举行的济宁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反馈会上,园林专家、衢州市园林局局长吴璀兴如是说。21日,记者从济宁市园林局了解到,全市千年以上古树共有4541株,均已登记在册。
3次调查古树名木 过百岁的有2.5万株
古槐路上老槐树,很多济宁人都很熟悉,而古槐路也正由此而得名,这株“敬德勒马看古槐”的唐槐,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而和它年岁相当的还有曲阜“三孔”的汉柏、“先师手植桧”、宋代银杏、五柏抱槐等。
从1992年至2010年,济宁市园林部门经过8年三次大规模古树调查研究,并统一编号、登记、挂牌,落实了管护单位和责任人及管护措施,确保古树名木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旺盛的生长态势。
在城区草桥西侧,老运河南北两岸各有一株高大的槐树,它枝繁叶茂、树冠宽阔,树下周边也已经垒石筑池将它保护起来,两株槐树均有300年左右的历史,矗立在滨河公园中,成为周边靓丽的风景。
记者查阅2011年8月出版的《济宁古树名木》得知,作为山东省古树名木最多的城市,济宁全市有古迹森林35处,有各种树木260万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树4541株,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则有25472株,共38个树种。千姿百态的古树名木,不仅为众多的名胜古迹增辉,还以它“古、怪、奇、俊”的特征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景名胜。
新管理办法出台 损伤古树名木可罚千元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具有历史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及稀有、珍贵树木的品种,树龄不一定超过百年。《济宁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中规定,凡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树木以及特别珍贵、稀有或具有特殊价值、历史纪念意义的,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通过古树研究,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水文、地理、地质、植被等方面的变迁历史,可以考证该地区的历史发展和环境对树的影响,同时对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具有参考价值。《办法》规定,古树名木受害或有衰萎现象,养护单位或个人应及时报告所在区县园林部门,由园林部门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已死亡的古树名木,须经市园林部门确认并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予以注销登记后,方可进行处理。不得随意移植古树名木,因特殊情况需要移植的须经市园林部门审查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对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停止侵害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秀秀咱济宁的名木
1、“楷抱子”:黄连木,又称楷木、楷树,位于济宁城区古楷园小区,距今2400余年,是城区树龄最大的古树。这里原是任子祠(传说是为纪念孔子弟子任不齐的祠堂),这株黄连木当时就栽在祠堂前面,有“先有楷子耐后有济宁城”之说。经多次历史变革,祠堂被破坏,只留下此树,小区也因此得名“古楷园小区”。
2、“功勋汉柏”:侧柏,位于嘉祥县大山头镇刘山口村西山坝,距今2000余年。该树地处一小山顶部,生于石缝中,虽处于恶劣环境下,历经2000余年仍能顽强生存,且长势良好。相传因该树所处位置重要,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信号树”。
3、“古槐幼子”:槐树,位于济宁城区古槐路南首,距今1700余年。该树有“敬德勒马看古槐”之说,该树饱经风霜,曾因雷击主干断裂,在1990年枯死,现树干朽空,令人惊奇的是,从古树基部长出一株小树,现小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被誉为“古槐抱子”,该路也因此树得名古槐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