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
本站搜索:

近六百合作社惠及长清半数农户

2012-04-26 11:31:00    作者:贾贞伟 王新勇 王玉军 李雪梅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合作社 1+X机制 销售网络
[提要] 从2007年注册成立全市第1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已建成3300多亩花卉基地,总产值过亿元,户年均增收1.5万元。”近日,长清区苗木花卉合作社社长刘继杰接受记者采访时算了一笔账。

    本报讯(通讯员 贾贞伟 王新勇王玉军 记者 李雪梅)“从2007年注册成立全市第1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已建成3300多亩花卉基地,总产值过亿元,户年均增收1.5万元。”近日,长清区苗木花卉合作社社长刘继杰接受记者采访时算了一笔账。
    近年来,长清区把培育发展合作社作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长清区共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58家,注册资金4.3亿元,社员1.7万人,带动5万余农户走上致富路,约占该区农户数量的一半。
    探索1+X机制合作社每年递增约100家
    长清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约45万。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拓展农民持续增收空间?长清区委书记王京文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发展壮大合作社,做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长清区从引导服务入手,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明确合作社由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同时整合工商、财政、税务等10多个部门的政策、资金、信息等资源,建立1+X扶持工作机制。区农业部门牵头抓总,为合作社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培训、产销、信息、品牌等六项服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简化登记手续,只要合法,坚持不收费、不验资、不年审、不罚款;区财政整合合作社、品牌基地、都市农业园各类资金,集约投入各类扶持资金800多万元;金融、质检、税务等部门开设绿色通道,推行上门服务,在税务登记、信贷资金等方面简化程序,全力帮扶。
    五峰山街道纸坊村是有名的樱桃种植专业村,今年年初,180家种植大户带头领办合作社,从营业执照、代码证,再到税务登记证,整个审批手续仅用了一天半。新当选的社长董德宝高兴地说:“审批方便绿灯亮,一路走来心舒畅。”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长清区合作社数量始终以每年约100家的速度递增。
    推行“五化标准”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
    长清不仅重视合作社量的增加,更重视质的提高。他们大力推行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理念化、产品品牌化的“五化标准”,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为规范管理,长清对全区合作社进行梳理,建立合作社项目库,坚持“一章、二证、三册、四制、五原则、六到位”方针,让合作社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胖变壮。同时,该区联合40多家合作社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组建起合作社“联合舰队”,促进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2007年成立的万德镇舜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道路,将传统蔬菜大棚改建为新型下卧式冬暖大棚,并建成产品加工包装车间、储藏库、农资专营店、农药残留检测室、病虫害测报点和蔬菜批发市场,注册了“舜平”商标。2011年,“舜平”牌西红柿被评为济南市十大现代农业品牌,蔬菜标准园通过农业部检查验收,成为集旅游观光、产品采摘于一体的特色品牌合作社。
    严格的标准提升了合作社品质,叫响了品牌。目前,长清省、市级示范社达58家,有70家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品牌,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3万余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5个、有机农产品3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11个,其中有机食品36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67个。
    探索四种模式延伸发展空间,社员收入倍增
    “我们合作社与环球医药公司签订了协议,中草药的销售不成问题。我现在每年土地流转收入630元,到合作社打工每年1万元,年底合作社还有约4000元的分红,一个人收入3份钱,比入社前增加了两倍多。”长清区马山镇军威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促进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实现了倍增,社员李荣山对此感受颇深。
    在发展合作社过程中,长清区积极鼓励农民探索创新,先后推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四种运作模式,延伸了合作社发展空间,拉近了市场与农场的距离,加固了农民增收渠道。济南伟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11家蔬菜合作社,成立蔬菜配送中心,直供超市和市场,实现流通“零环节”,年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万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与超市签订购销协议基础上,还利用互联网建立起销售网络,及时发布供求信息,2011年网络销售蔬菜1670多吨……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区已形成“一区、一带、三线、70个园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新框架。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洪武说,“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专业合作社的潜力,让更多农民依托合作社走上致富路。”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