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4个人一年里丢8辆车 自行车买卖实名制难落实

2009-11-16 07:4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为了自行车不被偷,不少居民每天都把自行车搬上楼。 (本报资料片)
    □记者 王蕾  任鹏  □实习生 相其秋

    一方面是自行车经常丢失,自行车不挂牌使得管理有难度。但另一方面,早在两年前出台的自行车购销“实名制”被寄予了管好自行车的期望。那么现在“实名制”究竟起到应有的作用了吗?记者连日来对此进行了调查。

  看看丢车的那些事

  事例一:

  4个大学生一年总共丢了8辆自行车

    “学校里丢自行车挺常见。”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小蔡对记者说。据小蔡介绍,他们班40多个同学中,有十多人有自行车,小蔡经常能听见有同学议论丢车子的事。谈到大学校园的自行车失窃事件,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表示“非常正常”,同时他们对此也感到“非常无奈”。

    据山东艺术学院的小杨介绍,刚上大学时,他和寝室的其他3位同学为了方便都买了自行车,在一年时间里,4人总共丢了8辆车子,从那以后他们再不买自行车了。

    令大学生感到无奈的是“无论多破的车子都能丢”。通常在社会上,看起来较新,品相较好的车子比较容易成为小偷扒窃的目标,但是在大学校园里,这个规律并不适用。“丢自行车几乎没什么规律,偷车贼饥不择食,即便是没铃铛没闸,锈得连原来什么颜色都看不出来的车子也能丢。”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小孔说。

  事例二:

  不少居民为了安全每天把自行车扛上楼

    说起自行车带来的烦恼,住在山大南路的居民郑旭峰一脸无奈。“为了防丢,我每天都把自行车扛上三楼,锁在楼道扶梯上。”郑旭峰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以前他总是把自行车停在院里的车棚里,再锁上一把链子锁,但这也很难阻止自行车被盗。“两年里我丢了两辆自行车,第一辆还是名牌车,好几百块钱呢。”今年4月份买了这辆自行车后,郑旭峰就决定不在院子里放车了,每天下午都把自行车扛上三楼,锁在自家门口。“我也不愿这样,不仅自己受累,在楼道里还挡着路。”

    记者走访多个小区了解到,像郑旭峰这样以麻烦换安全的居民还有不少。在金色阳光花园8号楼一单元的9楼,记者看到,正对着电梯的楼道口锁着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过道只留一人通过的距离。楼上的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车主人每次都是把车推进电梯上楼,然后到了家门口就锁上车。“虽然麻烦,可总比丢了强。”

  事例三:

  丢失的自行车在修车摊上找到了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研究生小韦曾在校门外的修车摊上花30元买了一辆6成新的三枪自行车,小韦觉得超值,因为车况不错,还很好骑。至于修车摊上二手车的来路,被采访者都表示不太清楚,不过不排除是赃车的可能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小刘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小刘从学校附近的修车摊上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才骑了一天就丢了,小刘在校园里寻找了两天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准备再去那个修车摊买一辆。“我到了那个修车摊居然发现,我刚丢的车子就在那里卖呢,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最终,小刘在同学帮助下向摊主讨回了自己的车子。

  丢了自行车怎么不报案

  自行车不值钱、不愿麻烦的心理让市民对损失不了了之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市民的自行车丢失后,却不去派出所报案,为什么会这样?

    “自行车丢了肯定找不回来了,学校里这样的事情太多,根本管不过来。”对于不愿报案的原因,济南大学东校区的学生小吕说。另外,据介绍,不少大学生的自行车本来就是花几十块钱买来的,即使丢了,经济上的小损失让他们不愿意去报案。”

    利农庄路上一个小区的居民宋先生则告诉记者,丢了自行车为什么不报案?主要是怕太麻烦了。“一辆旧自行车值不了多少钱,也就是四五十块,为了这个再去派出所耽误半天时间,总觉得不值得。”

    济南警方一位人士分析认为,自行车被盗案件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除了市民对自行车管理不善以及对被盗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外,自行车不再实行发牌发证管理也是重要原因。“2009年3月,《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中明确规定,自行车不实行登记制度。其实,早在几年前,很多市民购买自行车后也不再进行登记上牌了。”这位人士说。

  “实名制”咋不管用

  相关规定〉〉

  六部委要求自行车销售“实名制”

    虽然自行车不再实行发牌发证管理,但早在两年前,相关部门管好自行车的决心就已经下定了。国家六部委要求商家在销售自行车时要开具四联单,如实登记购车者的身份信息、车辆型号、编码及发票号码,同时给购车者开具正规发票。《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中对此也有规定,自行车销售单位应当在销售时按照规定对自行车统一编号、敲印、建立台账,定期报所在地公安机关备案。

    “这种购销的实名制是自行车管理的重要制度,可以确定自行车的归属权,使得销赃不再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破案追回被盗车辆后能及时返还失主。”济南警方相关人士表示,实名制可以破解目前自行车管理中存在的不少问题。而现在,公安机关破获的自行车盗窃案件中,很多自行车就无法找到失主。

  遭遇尴尬〉〉

  尽管有规定,商家卖车却不执行

    但在实践中,这种“实 名制”却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11月4日一早,记者来到姚家庄物资调剂市场。市场里有一条100多米长的胡同,两边分布着十来家卖自行车的业户,既有新车也有二手车。没有名气的杂牌自行车售价在100元左右,像阿米尼、捷安特之类的二手自行车通常在150元左右。“买或卖自行车需要实名登记吗?”在一家商店,记者问。“不用,我们从没听说还有登记的事。”对方回答。记者说想买自行车,但又担心车子来路不明,万一被原来车主遇见会有麻烦的疑虑,一名业户表示这事大可放心,他们卖出很多辆车了,从来没发生过这种情况。11月5日下午,记者又来到凤凰山旧货市场。一摊位的经营者表示,在这里买自行车也不需要登记。

    新车销售同样难以执行“实名制”的规定。在历山路中段的一家大型超市,自行车销售区的导购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自行车不需要登记。11月6日,记者又走访了几家自行车专卖店,同样被告知购买自行车不需要任何登记。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专卖店不愿意“实名”销售自行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给购买者开发票,而购买者为了能便宜,也往往放弃发票。

  为何这样〉〉

  细化政策没出台,也没人来监督

    “国 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和政策可能带来的效果是好的,关键的问题是,谁来制定更加细化的执行政策,谁来监督规定的实施?如果这些问题落实不了,好政策很难达到期望的目的。”11月13日,某部门一位人士直言不讳地说。

    此前,记者了解到,相关的几个部门虽然都很认可这样的政策,但遗憾的是,相关的执行、贯彻的规定却迟迟没有。这样一来,商家不执行也就有了理由。“实名制是推出了,但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四联单谁向商家下发?敲印和台账怎么规定?商家如果不执行该怎么约束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相关人士介绍,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实际操作中,实名制的实施需要有一个部门来牵头管理,发挥合力才能管好自行车。
王晓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