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早产女婴小肠成"苹果皮" 长度仅正常十分之一

2009-08-14 07:49: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记  者  李文鹏

    □通讯员  王怀莲

    本报8月13日讯
13日,记者从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了解到,该院在对一名患儿保守治疗4天后,为其实施了手术。术中,专家惊奇地发现,患儿的闭锁肠管的远端仅有20厘米左右,并且卷曲成“苹果皮”状,该院专家称这种类型的肠畸形实属罕见。

    这名女婴来自商河县,出生后因呕吐、不排便被送往医院治疗,经检查发现,为先天性肠闭锁,同时伴有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这名女婴为33周早产,出生时体重仅有1.7公斤,出生两天后,家长发现孩子一直没有排便,并且多次出现呕吐,遂立即将孩子送至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入院时,患儿精神反应差,体温为35℃,面部及大腿外侧有硬肿的情况。接诊医生武玉睿根据患儿的症状,立即为患儿做了放射检查,发现患儿存在肠闭锁体征,但担心患儿在手术中不能耐受而发生危险,于是决定首先为患儿采取保守治疗。

    11日,该院外科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为患儿实施了肠切除——肠吻合术。主治医师武玉睿打开患儿的腹腔后发现,患儿为少见的三型肠闭锁,仅有一根血管供应营养,小肠盘曲在这条血管上,似“苹果皮”状,全部长度不过20厘米(正常为2-3米)。武玉睿医师将患儿闭锁的远、近端肠管吻合后,将肠管与腹壁、侧腹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了固定,以避免肠管钻入空缺处形成内疝,造成肠坏死。

    武玉睿医师说,由于该患儿为早产儿,体重较轻,同时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再加上“苹果皮”小肠,手术难度和麻醉风险都超出一般,死亡率极高。手术顺利实施并获得成功,与该家长送诊及时,治疗方案得当分不开。患儿的小肠如此短,非常罕见,由此对营养的吸收,要受到一定的影响。术后患儿继续住在暖箱内一段时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抗感染治疗,通过静脉内补充蛋白等营养物质,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手术后肠管的恢复。患儿只要顺利度过“短肠综合征、营养不良,肠内疝”等并发症这几道关口,则能痊愈出院了。
刘宝才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