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鸿
通讯员 李玉胜 刘敏 报道
本报乐陵讯 “一辆仅3.5公斤的赛车,最高时速竟达到75公里/小时,售价超过7万。”4月20日,在乐陵市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听完关于该集团碳纤维自行车的介绍,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客商无不为之惊叹。
据副总经理孟宪舜介绍,他们生产的赛车之所以能卖出这样的高价,是因为攻克了把合金车圈改成碳纤维车圈的技术瓶颈。掌握行业顶尖技术,研发“独特”产品,开创“无人竞争”的市场先机,使泰山集团在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脱颖而出。该集团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建成两处国家级体育新材料研发中心,实验仪器和检测设备投资累计达1.1亿元,先后研发击剑高台等20多种新产品及新工艺,创造了中国第一块摔跤垫、第一块武术场地、第一块纳米人工草坪等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2011年,全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首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至此,继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麒麟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泰山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后,乐陵市“国字号”研发中心达到4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县级市。
“国字号”研发中心频落乐陵,得益于该市的借脑引智战略,抢占了业内技术的制高点。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先后高薪聘请11名国内外顶尖的马铃薯专家进入公司,科技人员每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或取得其它重大科研成果,经认证后奖励50万元。金麒麟集团早在2005年,就在美国和加拿大设立了研发基地,聘请有技术专利的专家,在刹车片核心技术领域与国际接轨。截至目前,该市共引进博士44名、硕士120余名,先后有18家企业建起了专家公寓,400多名高级工程师常住乐陵,为“国字号”研发中心的落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此外,乐陵市对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企业进行重奖,引导、激励企业建立研发组织,去年共发放奖励资金300多万元。目前,该市245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平台。
“国家级研发中心建在家门口,大大增强了乐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乐陵工业发展跃上了更高层次。”乐陵市委书记鄂宏达说。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泰山公司后,已申请专利15件,制定国家标准1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项,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中的空白,目前该成果已取得经济效益过亿元。如今,以该集团为龙头的体育产业,体育用品生产经营及配套企业已发展到60多家,从业人员1.85万人,涉及体育器材、体育用品、原材料、服装等十大领域,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今年一季度,乐陵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9.74亿,利税11.5亿元,利润6.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5%、42.17%和31.25%。
“‘国字号’研发中心频落乐陵,更奠定了乐陵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据乐陵市长王震秀介绍,近年来,乐陵先后有金麒麟、华乐、泰山、国强、希森、飞达、磐古、友谊等10余家企业承担或参与了6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去年,乐陵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