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齐淮东 张宇鸿
通讯员 崔珠峰 朱 辉 报道
本报禹城讯 2月12日上午,禹城市糖城广场上涌动着阵阵暖流,该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义工们正聚集在这里,为患有白血病的11岁男孩张晓晴举办慈善募捐活动。
张晓晴是禹城市开发区东城办三里杨村人,其父亲张世强因为脑溢血留下后遗症,去年张晓晴不幸患上白血病,20万元的医疗费彻底压垮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如今,尽管已找到合适的配型,但因为没钱做骨髓移植手术,张晓晴只能在家卧床保守治疗。
活动现场,市民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箱前很快就排起了长队。在场的禹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李文强深有感触地说:“市民捐款这么踊跃,是被义工们刚刚散发的《“阳光慈善”救助办法》打动了。”
李文强所说的,是禹城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历经一个多月的调研、论证,制定出台的《城乡大病困难群众“阳光慈善”救助办法》。该《办法》规定:对于因患大病医疗支出费用数额巨大、无法正常生活的城乡特困家庭,由慈善总会进行入户摸底调查,确定救助对象并建立档案;在善款筹集过程中,要通过当地媒体进行全程直播;在发放过程中,不设立任何中间环节,直接在募捐现场当众发放到捐助对象直系亲属手中;集中募集的善款划入独立慈善账户,实行独立核算,善款的募集和发放情况每月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市民王善强捐了200元钱,又鼓励5岁的儿子拿出自己10元零花钱放进捐款箱里。他兴奋地说:“以前自己捐的钱不知去向,心里憋得慌,单位上动员了才去捐一次款,现在月月都公示明细账,捐的钱到了哪个困难兄弟手里当时就心知肚明,我是彻底放心了,为慈善捐款已经形成了习惯。”
当天下午6点,募捐活动落下帷幕,义工们仔细清点了捐款数额,足有3万余元,并当众直接交给了张世强。这是禹城慈善总会为张晓晴连续举办的第5次募捐活动,总共筹集善款30余万元。张世强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些钱足够孩子做手术用了,俺全家人这辈子都忘不了你们的大恩大德!”
目前,禹城市已组织捐款活动30多次,募集善款200余万元,成功救治大病困难患者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