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1 14:00:00 我要评论
魏萍 来源:德州新闻网近日,记者在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减河生态治理项目办公室获悉,减河生态湿地南延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随着亮化工程的推进,减河湿地风景区将全部竣工。
到9月底,“一池荷花香,十里芦苇荡,百池鱼虾跳,千顷碧波流”的减河湿地风景区即将展现在市民面前,成为继明月湖、锦绣川、长河公园、沙王河等风景区后又一处休闲旅游景点。除此之外,减河湿地的污水治理功能也初见成效,对周围11个村庄地下水水质的改善起了决定性作用。
据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减河生态治理项目办公室主任郑志勇介绍,减河湿地风景区工程建设项目分为两期,分别于2009年3月和2010年5月正式启动。湿地范围以减马横河为中心,北至314省道以北500米,南至353省道以南200米,全长11公里。
山东省德州市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夏受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征显著,夏季雨水集中,冬季雨水稀少,春秋季雨水不多;夏季炎热雨多湿度大,秋季旱涝不均,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旱涝交替等气候特点。减河作为德州市三大水系之一,由于地形平缓、河道纵坡小、洪水持续时间较长等原因,承担着艰巨的泄洪任务。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对河道进行了清淤拓宽,河道由原来的80米拓宽为120米。
拓宽以后的河道两侧,在保留芦苇、蒲草等原有水生植物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的、生态的绿化补种,保护植物群落,保持减河两岸的原生态感,尊重生物物种多样性,并在濒水处堆置河滩石,形成了自然、优美的景观河岸线。景区内的建设多采用原生态材料,亭子、小桥等景观多为木质结构,尽量减少钢筋水泥等建材的使用,在原生态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修复,给市民呈现出一种自然而不荒凉的美。
除了营造美景,减河更大的作用是改善了地下水水质。曾经的减河水体发黑且伴有明显的臭味,COD(化学耗氧量)、氮、磷等多项指标超出了地表水V类标准,严重影响了减河流域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减河湿地风景区内开辟了潜流式人工湿地,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切实改善了湿地风景区周围11个村庄的地下水水质。
减河风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治、用、保”的理念,将整个项目建设分成了污水处理、水体景观、湿地景观和观光采摘四大部分。在保障减河原始的行洪排涝功能下,赋予减河生态和景观功能。在实现污水治理、净化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和谐。(魏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