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本站搜索:

知识产权激励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

2012-04-25 08:17:00    作者:周福宝 李文浩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业机械化 知识产权
[提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持续加大三农财政支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得“农业科技”成为近期农业发展领域的关键词。那么,农业科技如何实现创新?走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浮出水面:依靠知识产权。
    本报记者 周福宝 通讯员 李文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持续加大三农财政支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得“农业科技”成为近期农业发展领域的关键词。那么,农业科技如何实现创新?走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浮出水面:依靠知识产权。
    据了解,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现有20个研究试验单位,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果树、蔬菜等43个学科。近年来,省农科院注重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创造力,推动了科技事业科学发展,提升了农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农业科技的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成果科科长赵红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以,我们的做法既简单又务实,那就是用奖励机制来促进全院知识产权工作的提升,进而以知识产权来激励农业科技创新。”
    据他介绍,对于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除政府的资助外,农科院还会另外分别奖励5000元和1000元,“这种奖励非常有效。”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全院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6件、植物新品种权77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6件,连续2年荣获山东省专利一等奖和国家专利优秀奖。特别是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院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00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4件,一年的量就占了整个“十一五”期间的74%。值得一提的是,自2002年以来,省农科院连续10年保持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不断线(13项)。
    除此之外,赵红军介绍道,拥有知识产权也是农科院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拥有专利技术,更是一种硬性标准。”他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在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数量上的多少以及质量上的高低,意味着其科研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他能否争取更大的科研项目。”
    正因为如此,农科院培养造就了一支年轻有为的科研专家人才队伍,有效地带动了全院科研创新事业的发展。赵红军说:“将创新成果形成知识产权,充分肯定了科研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并由此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专家。”据介绍,目前全院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0人。农业部启动的50种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全院共争取到1个研发中心、1个首席专家、22个岗位专家和16个综合试验站站长岗位,总拥有岗位人数在省级农科院中最多。
    不仅如此,省农科院还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组织成立管理机构,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完善知识产权转让管理制度;出台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优化学科创新团队的人才配置,制定人才量化考评办法;倡导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条件的提升;重视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作,与省、市主管部门做好保护宣传工作。
    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管理,带来了农业科技上的创新,不仅扶持了科技产业发展,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十一五”以来,全院共有42个作物畜禽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68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011年4月《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0年)》发布了教学科研单位植物新品种权排名50强。在申请量排名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131件排名第2位,植物新品种权授权79件排名第3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些品种陆续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育种单位带来了良好的自身效益。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将进一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推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努力挖掘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重点实现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突破创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