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新蒜价格逼近成本线 陈蒜储存商“割肉”出局

2011-05-27 06:35:00    作者:王延锋   来源:经济导报  

关键词: 新蒜 陈蒜
[提要] 随着新蒜入市,陈蒜收尾,大蒜产业正在经历新老蒜季的变更。在此之际,上个蒜季风光无限的“蒜你狠”遭遇“崩盘”,存蒜商高价收购的大蒜存了快一年,如今却都得赔本“割肉”;刚刚上市的新蒜也面临严峻形势,价格已经逼近蒜农成本价。
在金乡山禄大蒜交易市场,新收来的大蒜正在等待挑剔的买家。王延锋 摄
    ◆导报记者 王延锋 金乡报道

    随着新蒜入市,陈蒜收尾,大蒜产业正在经历新老蒜季的变更。

    在此之际,上个蒜季风光无限的“蒜你狠”遭遇“崩盘”,存蒜商高价收购的大蒜存了快一年,如今却都得赔本“割肉”;刚刚上市的新蒜也面临严峻形势,价格已经逼近蒜农成本价。

    种种迹象表明,正在变更的将不仅是蒜季,还有行情大势,新的蒜季将波谲云诡。

    存蒜商六成赔钱

    “我出货了,昨天卖的,赔了20来万。”26日,来自江西的蒋润用沙哑的声音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折腾了一年,没赚着钱还赔了这么多,烦死了。”

    去年六七月份,全国各地的存蒜商带着发财梦来到金乡,蒋润便是其中一个。“当时是东拼西借啊,好不容易凑了100来万元资金,本想大赚一把。”回忆起曾经的壮志,蒋润唉叹不已。

    蒋润入市时,正值“蒜你狠”启动之时,大蒜价格节节上升,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手,欲抑制狂飙的价格。在此背景下,蒋润通过多次收储,共入库100多吨大蒜,价格合计近5元/斤,100多万元的投资“扎”了进去。

    在蒋润将100多吨大蒜入库后,曾经颇感幸运。因为入库期结束后,大蒜价格已涨到了6元/斤以上,蒋润的毛利已有20%。但当时他没有出货,“钱大都是借的,资金成本很高。再说当时大家都讲能涨到八九块十来块,想多赚些。”

    资金成本高,价格预期高,要多赚,很多存蒜商都是这样的心态。只是大蒜价格在冲高至6元/斤以上后,并没有继续上行,而是在高位筑顶。

    今年春节之后,部分存蒜商已经意识到可能有危险。当时价格还在高位,每斤5元多的行情仍是常情,只是价格在震荡中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每次震荡总是涨少跌多。而就在此时,蒋润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他被迫销售了30余吨大蒜,以补充流动资金。

    在今天看来,蒋润当初的被迫之举是多么幸运,“如果当初把货全卖了,也会赔钱,但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惨。”

    进入4月份,大蒜价格开始单边下跌;而5月新蒜入市,对陈蒜带来另一重大打击——陈蒜价格全面崩盘,跌到了3.5元/斤左右。

    蒋润几乎坚持到了最后,至25日,金乡及周边地区陈蒜已经不足1000吨,蒋润手中还有67吨。他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不得不将之“割肉”,价格3.4元/斤,这67吨陈蒜让他赔了20万元以上。

    蒋润只是一个小散户,他不是最惨的。过去这个蒜季,存蒜商赚钱的可能只有两成,还有两成是平局,剩下的六成都得赔钱。

    成本升卖价降

    陈蒜价格遭到腰斩,新蒜的价格也好不到哪里去。

    25日,在金乡山禄大蒜交易市场,近300辆农用车停靠在这里,每天都有两三千吨的大蒜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来自金乡县化雨乡的老刘,既是蒜农也是二道贩子。他刚从乡亲那里收来大蒜,正在交易市场等待买家。

    谈起今年的大蒜行情,老刘摇头道:“蒜农、蒜贩子卖得太慌了,价格上不去,蒜农都快赔本了。”

    刚刚过去的那个蒜季,简直是以梦幻开始,新蒜一入市每斤价格即达到四五元,蒜农都笑开了颜。虽然赚钱多了,但蒜农在本蒜季的成本也被大幅提升,因为蒜种太贵。

    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桂华告诉导报记者,种蒜成本主要包括蒜种、化肥、人工费用,本蒜季每亩总成本在3940元左右,而上个蒜季的成本只有2880元左右。假设亩产3000斤鲜蒜,今年鲜蒜售价要达到1.3元/斤以上农民才能获利。

    虽然成本提高了,售价却较去年大幅下降。由于新蒜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加,蒜农都急于出手,老刘所收鲜蒜价格只有1.3-1.5元/斤,已经逼近蒜农成本价;“二道贩子”也急着出手,老刘收来的大蒜,加上角儿八分也就出手了。

    但存蒜的人今年却谨慎得多。去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存蒜商已经涌向金乡,“那简直是抢蒜。”杨桂华说。而目前,从“二道贩子”那里收来的大蒜都直接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存蒜商则在场外观望。

    跌价缘由

    对于蒜价的暴跌,很多存蒜商都不理解。“据我们了解,到去年5月2日,全国还有陈蒜12万吨以上;今年5月2日,全国只有陈蒜4.4万吨。去年陈蒜到什么价格?四五块钱。今年呢,怎么就掉到了三块来钱?”金乡某知名蒜商颇感不平。

    有蒜商将价格暴跌原因直指金乡当地几个知名大蒜加工贸易企业,称其故意压低陈蒜价格。但也有蒜商指出,市场的供求关系才是主要原因:陈蒜确实少了,新蒜量又太大。

    据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统计,上个蒜季大蒜入库量确实不高。至去年9月1日,金乡及周边地区库存量为89.37万吨,而在2009年9月1日,库存量是102.76万吨。

    但上个蒜季的高蒜价对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至今年3月13日,金乡及周边地区库存量为19.2万吨,而前一蒜季的数字为19.3万吨。也就是说,到今年新蒜入市以前,陈蒜存量已与去年相差不多。

    但去年的陈蒜在收尾之时价格高企,今年的陈蒜为何一路走低?杨桂华分析,原因出在新蒜上。

    去年的蒜价让蒜农笑逐颜开,也让大蒜种植面积大幅增长,特别是金乡周边县市,增长尤为明显。导报记者曾就此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能发出预警(详见本报去年10月20日A3版),但未获回应。

    除了种植面积增长之外,金乡及周边地区大蒜亩产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大蒜仍在收获期,产量增幅尚不能确定,但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产量提升,让整个行业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即使库存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陈蒜价格遭腰斩仍在情理之中。
解西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