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新蒜价格逼近成本引发蒜农担忧 大蒜深加工或可托市

2011-05-23 03:26:00    作者:吕光社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关键词:
[提要] 当前,素有中国大蒜之乡的金乡县开始进入大蒜收获期,但收获中的农民内心却是喜忧参半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当前,素有中国大蒜之乡的金乡县开始进入大蒜收获期,但收获中的农民内心却是喜忧参半。
    丰收了却难赚到钱
  5月21日,金乡南店子大蒜交易市场杂交红皮蒜收购价每斤只有1.3元左右,接近大蒜种植成本区域,而去年此时的价格在2元左右。
  受鲜蒜上市影响,陈蒜价格从前些天每斤4元钱左右回落至当前的3.3元左右。
  从事大蒜生意已有14个年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大蒜行情好,主要因为大蒜种植面积少,又遇上倒春寒,大蒜减产,市场供不应求;而今年正好相反,金乡及周边大蒜种植面积增加了25%左右,单产相比往年又增加10%左右,总产量大幅增加,供求关系变成供大于求,行情当然比不上去年。”
  5月21日下午,金乡县化雨镇李堂村农民胡海林正和家人在地里挖蒜,一头头大蒜堆在田中间,个头大而匀称。
  胡海林希望大蒜价格不要再掉了,因为再掉就要赔本了。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一亩地能收鲜蒜3000多斤,按现在的行情一亩蒜能卖4000多元。但种植成本也接近这个数,一亩地400斤蒜种,每斤4.5元,种一亩蒜就得花1800元,每亩肥料需要500元左右,再加上种、挖、晒等成本,每亩蒜成本差不多也要4000元。”
    寄望大蒜深加工托市
  尽管许多人都不看好今年的大蒜行情,但金乡成功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翠英并不悲观,她告诉记者:“今年大蒜价格可能不会太好,但经销商可以借机多搞一些深加工。去年由于蒜价高,大蒜深加工企业搞加工的较往年偏少,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蒜片、蒜粒等大蒜加工产品十分短缺。今年可以多搞一些大蒜深加工产品,弥补市场上蒜片、蒜粒等缺货的状况,还可以托一托大蒜市场。”
  据了解,目前金乡全县拥有大蒜、蔬菜加工企业700多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以上,开发蒜片、蒜油、蒜素等深加工产品40多个。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深加工企业如果释放加工产能,可以起到一定的托市作用。
    农超对接提升农民收益
  面对大蒜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境地,金乡今年重点打造有机大蒜品牌,以推进农超对接,提高农民收益。
  5月22日,金乡召开了2万亩有机大蒜上市的新闻发布会,北京物美集团、天津津工、大润发、银座等20家企业与金乡大蒜经销商签订了有机大蒜直采合作协议,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金乡县信合农贸有限公司签订农超对接合作协议。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国鲜食发展总监刘秉屹表示:“实行农超对接将带动金乡2000户农民受益;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监控产品的质量安全,减少运输成本。”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王斌在当天发布会上说:“应该尽快建立集生产、流通、销售、价格等综合信息于一体的平台;建立产销对接机制,重点培育大型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建立大型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促进农超对接。”
李辉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