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9 13:15:00 我要评论
商建鹏 赵剑 于荣花 来源:齐鲁晚报本报8月8日讯(通讯员 商建鹏 赵剑 见习记者 于荣花) 本打算买箱啤酒消暑,没想到酒瓶爆炸导致手部被炸伤缝了5针。受害者李先生在阳信县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下,获得相关赔偿1620元。
8月3日,李先生从阳信县城某超市购买了一箱啤酒,中午请朋友在家聚餐,当准备打开一瓶啤酒时,啤酒瓶却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爆炸,李先生握啤酒瓶的左手被刮出3—7厘米不等的四道血痕。李先生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左手缝了5针。随后,恼怒的李先生在朋友的陪同下到该超市要求赔偿,但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分歧很大,协商不成后李先生就向县消协申诉请求调解。
经了解,当事人李先生认为该啤酒在还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无缘无故发生爆炸,虽然啤酒瓶碎片没有伤及眼睛等部位,但这啤酒瓶肯定存在一定质量问题,李先生要求该超市加重赔偿。而超市负责人称啤酒爆炸跟运送方式、储存条件都有关系,并需要与啤酒生产厂家联系后再定,暂不同意李先生的索赔要求。消协工作人员对当事双方认真讲解了有关责任承担、赔偿幅度的细节后,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该超市作为被诉方,在与啤酒生产厂家沟通的同时,一次性赔偿消费者李先生医药费580元,误工费640元,交通费100元,补偿费300元,共计1620元。
同时,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啤酒时应选择生产日期两年内且外观较新的B字瓶,储存温度以5℃—25℃为宜,要注意避开强光和高温;开启酒瓶时,要正确使用启瓶器,将瓶子放正,并远离面部;万一啤酒瓶发生爆炸,消费者应尽量保护好现场和啤酒瓶碎片,并及时向消协进行投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