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搭建中心城市亟需“聚人气” 组团跨越50万临界点

2014-05-14 06:56: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张环泽
分享到:

10余年前,枣庄行政机关由市中区迁至薛城。专家认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张力,除了“50万城市人口”的这一临界点,就是有效就业,应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当地就业。薛城、市中、峄城、山亭、台儿庄5个区的城市人口,加在一起70多万,但根本聚不成“中心”,问题就出在相互割裂,自成一体。

  枣庄城市人口究竟有多少?这似乎是个谁也说不清的问题。
  10余年前,枣庄行政机关由市中区迁至薛城。近年来,薛城通过棚户区改造和建设城南新城,城区提质扩容,城市大了,人也多了。多到多少?4月下旬,枣庄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在薛城观摩座谈时,当地汇报全区城市人口25万,市委书记陈伟直言“数字不准确,应该不到20万”。
  记者了解到,目前枣庄没一个部门能提供全市准确的城市人口数字。有些人户籍是农村,但在城市买房居住;有些人户籍在城市,却生活在农村。前不久,市委办公室依据10年来城市电表数和水表数,参考统计部门的调查,最后测算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滕州市43万、市中区39万、薛城区18万。
  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势必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专家认为,如果人口聚集超不过50万人,城市萎缩不可避免,超过50万人,城市才会步入良性循环,稳定发展。人口50万是个临界点,这应是一条公认的城市发展规律。
  反观枣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除滕州外,其他5个区彼此散列,人口规模偏小。这种组团城市的分布格局,“天然”注定了偌大一个枣庄,缺失一个“中心城”。而一项统计似乎正在印证专家的判断:近几年,枣庄全市平均每年迁入1.1万人,迁出1.4万人,净流出3000人。
  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人从哪里来成了枣庄面临的最大难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当务之急就是化解中心城市人气不足的窘境。
  专家认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张力,除了“50万城市人口”的这一临界点,就是有效就业,应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当地就业。聚集人气,反转迁移,陈伟认为主要功夫应下在发展产业上,“人气的背后是就业,就业的背后是产业。
  当下,枣庄几个区市眼前都摆着几乎一道同样的命题:有什么产业优势?如何尽快做强做大,吸引更多的人实现就业?一位区委书记告诉记者,过去发展产业重视的是税收,看看能否“多收三五斗”;今后观念要转变,要更重视就业。
  如何以提振产业聚集人气,尽快让城市人口迈过50万门槛?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逐渐形成共识。滕州可以自成一体,人口170多万,辐射山亭区50多万人口,煤化工、机床、玻璃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外加杏花村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形成超过50万城市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应该水到渠成。
  薛城、市中、峄城、山亭、台儿庄5个区的城市人口,加在一起70多万,但根本聚不成“中心”,问题就出在相互割裂,自成一体。以“BRT交通”实现组团式同城化,形散神不散,抱团构建中心城市应是可行之举。目前,这5个区已全部开通BRT,通车里程148.5公里,只需花2元钱,即可便捷通行市区,时间比以前节省了一半多,全市交通量从5000多万人次增加到8000多万人次,意味着城市的张力增加30%。
  “组团”发展格局产生的适度距离感,无疑为五区的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区隔出了清晰的施展空间:市中区是对内的商贸中心,峄城区与市中区距离仅5公里,两区融合发展;薛城区做对外的高端商务中心;台儿庄区借助古城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中心;山亭区做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休闲旅游。
  一位区领导对城市功能定位发展也表达了担忧:在目前财税体制、行政管理、考核机制下,“分灶吃饭”的现实,使得在实施操作层面确有难度,还需克服既有惯性发展思维的束缚。因此,从分到合,从合到分,这之间需要的是周密规划、细致论证,以更多的顶层设计为组团跨越提供“硬约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