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技术升级、税收减免“一举两得” 助力高端制造走向“蓝海”

2019-05-16 08:37: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梁雯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5月16日讯(记者 梁雯 通讯员 吕涛 宋书超 郭学照 高超)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山东省税务部门瞄准高新技术企业,把税务服务向前推进一步,深入一分,让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落实落细,为企业动能转换、技术研发、科技创新腾挪政策空间,提供税收支持。

  资料图:税务人员为纳税人讲解减税降费相关政策

  助力高端制造从竞争“红海”走向“蓝海”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深加工、高附加值,才能超越传统的产业竞争,走入‘蓝海’。” 山东泰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瑞廷说,“减税降费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2018年企业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达到2600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56万元,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让我们的拳头产品更硬、‘冠军’宝座更稳。”

  作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典型,烟台大丰轴瓦有限责任公司能够建立自主品牌,拥有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离不开企业的研发创新,更得益于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大力扶持。 “我们每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都用于技术研发,近三年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390万元,节约资金208万元。”烟台大丰轴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木俭朴介绍,大丰轴瓦现为潍柴动力研发共同体、一汽技术中心轴瓦基地、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合作企业,设有“山东省大功率内燃机轴瓦工程实验室”等三处技术研发部门。创造的50余项国家专利和企业专有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自主研发的PVD轴瓦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木俭朴说:“政策红利叠加,进一步降低了我们的财务成本,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增值税税率下调,预计年内直接减税近300万元,按照最新的不动产一次性抵扣政策,我们投资1亿元新建的智能化车间,预计可一次性抵扣进项税额920万元。”

  谈及未来发展,木俭朴豪气满满:“在民营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我们将走得更有信心、更具底气。”

  “四两拨千斤”,为技术高地提供税收支点

  2018年,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高纯超细氮化铝粉项目和高端液相法4N氮化硅粉体项目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量产,打破了日本企业在该领域长达30年的市场垄断。在全国人大代表司留启看来,国瓷功能材料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税务机关对政策的有力落实,这些都让企业的竞争力更强了,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也提升了。

  山东国瓷财务经理王连珍介绍,“今年4月增值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公司减税大约31万元。这一年算下来,公司预计减税1000多万,原材料进项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也将意味着今后我们的资金运用更加灵活,在新功能陶瓷材料方面可以增加更多投资。”

  资料图:办税大厅内的自助办税专区

  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处在技术高地的科技型企业。公司600多名职工中,有博士20人,硕士100多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一半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志强:“近年来,企业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一项,就实现减税1471万元,政策红利让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尝到了技术升级和税收减免一举两得的甜头。”

  3年培育,为小而精的科技企业创造成长空间

  税收优惠“甘霖”不仅为高新技术大鳄注入了后劲,也为刚刚起步的创客们带去了实惠。创客王辉说:“我的目标就是用自己的技术做大、做强这家公司,然而创业最现实的压力便是资金有限、营收能力弱,税收优惠无异于雪中送炭,今年上半年公司享受的66万元减税,将为我们的快速成长提供原动力。”

  山东乾正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华坦言:“我们的劣势是知名度不够,优势是技术扎实,在细分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比。”这家公司主营铝门窗设备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为铝型材的深加工提供了可能,是拉长滨州市铝产业链的关键节点。

  “公司一线职工123人,研发团队13人,去年全年营收3000万元,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就已突破了2000万元,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迭代更新。”刘振华介绍说,“借着公司入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东风,今年我们会开始申报工作,如果顺利,预计会为企业带来10万元的税费减免,这些资金能够有力支持明年两个研发项目同时上马。”

  资料图:办税服务大厅内开设小微企业优惠咨询服务岗

  刘振华所说的培育库,是滨州市税务局、科技局、财政局联合发文,共同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计划,旨在通过财政奖补、政策辅导、人才培养等方式,利用1至3年时间,对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多的入库企业进行精准培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纳入培育库管理企业66家,开展专题辅导7次,已有多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程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连续三年获荣誉!山东财政管理工作获中央奖励9千万元

    1_副本.jpg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的通知》,对获得2018年财政管理工作督查激励的省(区、市)下达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山东省(含青岛)获得9000万元奖励资金。[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政情|围着“项目”转 山东16市有何高招?

    2_副本.jpg

    尤其是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公开16市排名后,“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成为各地招商引资抓落实的重要准则。两个月前,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率团赴深圳举行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济南双招双引为何这么拚?

    3_副本.jpg

    济南这么“拚”,是因为这座沿海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深深的知道新时代赋予自己的重要使命。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机遇期和黄金期的济南,正越来越成为海内外广大投资商热切瞩目的最适宜创新创业的热土。[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齐鲁杰出人才|殷敬华:18年做好研发这件事

    4_副本.jpg

    到威高后,殷敬华首先把目光投向企业的传统主导产品——一次性医用输注器械。为改变这一现状,殷敬华团队尝试采用辐照方法对医用耗材进行消毒灭菌的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53名院士签约进驻 院士港何以引来全球创新资源

    国际著名的神经领域科学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在毒品成瘾、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青岛国际院士港,通过开放合作,整合院士研发力量、企业需求、风险投资、科技服务、市场拓展等各种资源,正向...[详细]

    05-31 08-05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公布 青岛前进10名!

    “2019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全球领先城市之间对人力资本和企业投资的竞争依然激烈,新兴城市和地区正在与长期领先的城市和地区展开竞争,”科尔尼公司资深合伙人,本报告发起人及作者之一Mike Hales指出。[详细]

    05-31 08-05青岛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