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宝”《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入选故宫博物院终极特展

2019-02-11 20:0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金珊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2月11日讯 (记者 李金珊)近日,《国家宝藏》第二季收官,九件入选特展的国宝名单揭晓。其中,山东有一件“国宝”银雀山《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汉简,入选入选故宫博物院终极特展,展期时间为2019年2月10日至2月22日。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揭秘千古悬案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于1972年出土于银雀山汉墓,一号墓共整理出竹简4942枚,分长短两种,长简占绝大部分,简长27.6厘米、宽0.5-0.9厘米、厚0.1-0.2厘米,其长度相当于汉尺的一尺二寸;短简长约18厘米、宽0.5厘米,相当于汉尺八寸;另外发现少量木牍,长约23厘米,相当于汉尺一尺,所谓“尺牍”。 二号墓整理出竹简32枚,简长69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长度相当于汉尺3尺。银雀山汉墓简牍包括四类书,第一类是兵书,第二类是论政论兵之书,第三类是数术书,其余归入其它类。其中兵书数量最大,也最重要,尤其是《孙子兵法》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墓出土,结束了关于孙子其人其书的千古论争,意义重大。

银雀山《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

  汉代以前的正史文献虽然多次提及孙武、孙膑及其兵法,但均极简略而零碎。最早记载孙武、孙膑的文献有《吕氏春秋》和《韩非子》,两汉时期的《史记》、《汉书》也均 有所记,但《隋书·经籍志》中,《齐孙子》不见著录,自此以后,历史上有没有“孙武”这个人?孙武是否就是孙膑?还有,《孙子兵法》的真伪问题,成为了一场聚讼千年的悬案。

  银雀山汉墓的《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出土,给出了准确答案——即两者为不同时期的两个人,历史原貌不辨自明。银雀山汉简的出土,向世人昭示,孙武和孙膑不但是历史上真实的两位人物,而且分别有“兵书”流传于世,同时也证明了《史记》、《汉书》等早期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现有《孙子兵法》源出孙武,完成于孙膑,是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长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并不是一个人专著。汉简出土名扬四海,震惊中外,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被列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盘点入选特展的其它八大文物

  故宫博物院:样式雷建筑烫样

  在清代康熙到宣统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有一个雷姓家族,延续八代,主持或参与设计了几乎所有的清代皇家建筑,其中包括圆明园、颐和园、天坛、北海、清东西陵等等。他们制作的建筑烫样得到了历代皇帝的青睐,而“样式雷”的名号更是响彻整个京城。目前中国六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打上了“样式雷”的烙印。

  广东省博物馆:金漆木雕大神龛

  金漆木雕大神龛寄托了潮汕人血浓于水的骨肉情谊,以及即便四散海外也不忘故土的民族大义。如今我们虽并不知道这座神龛所属何人,但它代表的家族精神是所有潮汕人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永存不灭。

  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通体鎏金,因灯座底部铭文“长信尚浴”而得名“长信宫灯”。她的整体造型为一曲裾深衣的汉宫侍女,跣足而坐,左手执灯,右手挡风,看得见灯盏明灭,却看不见烟雾婉转。这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小宫女,宛若灯灵一般,你望着她的眼睛,仿佛真的可以一眼穿越千年。

  四川博物院:后蜀残石经

  这是几块经历过战火的“劫后余碑”,碎石残片上的秀美正楷,诞生于五代离乱之际,直至宋代,历经近200年才刻成。由于这些石经是在孟蜀广政年间由毋昭裔主持刊刻,因此又称“广政石经”,是中国著名的儒家石经。它的内容为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尔雅》、《周易》、《尚书》、《左传》、《礼记》、《毛诗》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经文与注文合刻在石经之上。

  云南省博物馆:聂耳小提琴

  这把看似普通的小提琴出产自德国,历经战乱走入和平。八十多年过去了,四根琴弦依然光亮如初,腮托安静的躺在小提琴的左下角,似乎在等待它的主人聂耳再次把它托在脸颊下方,拉动琴弓,奏出动人的旋律。聂耳过世后,他的遗物被家属收回国内,解放后,全部遗物被捐赠给了云南省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这把他至爱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自始至终一直伴随着聂耳,见证了这位人民音乐家短暂而辉煌的音乐人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于1995年出土于尼雅遗址,长18.5cm,宽12.5cm。方寸之间,横布小篆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与金木水火土五星对应的五色经线,于蓝锦上织就出祥禽瑞兽云气纹。颜色绚烂,纹饰诡秘,文字激扬,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

  1969年,铜奔马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一经现世便艳惊四座。铜奔马的铸造者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精准地把握力学平衡原理,将马的全部重量集中在一只飞鸟身上,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使其回首惊顾的瞬间,塑造了一匹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1983年,铜奔马的形象被确定为我国的旅游标志,是丝路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

  山西博物院: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侯马市西郊董氏墓。戏俑共五件,平均高约20厘米,出土时位于墓室北壁上部的砖雕舞台上。舞台为单檐歇山顶,两根八角形小矮柱上承台面,简洁精巧。戏俑并列一排,从左至右分别为末泥、副净、装孤、引戏(装旦)、和副末五个角色。其中装孤为主演,与以副末和副净作为主演,以滑稽搞笑为主要内容的早期杂剧不同,表明了中国戏曲艺术正逐渐走向成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构筑开放新高地的山东实践

    QQ图片20190228073600.png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2月27日一早,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物资的“齐鲁号”班列,从青岛胶州火车站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年,山东将以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载体,加强鲁日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同时巩固提升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详细]

    02-28 07-02大众日报
  • 深化改革开放,山东这样加快制度创新

    QQ图片20190228073833.png

    进入新时代,山东要走在前列,改革开放必须走在前列;改革开放要走在前列,制度创新必须率先突破。1月14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详细]

    02-28 07-02大众日报
  • 打造"一小时"高铁生活圈 济南:让速度改变生活

    QQ图片20190114075752.png

    “2019年,济南市将全面加快推进‘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项目,加快济南至滨州、济南至济宁、济南至临沂高铁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一小时’高铁生活圈。[详细]

    02-28 07-02大众日报
  • 王清宪: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青岛

    QQ图片20190228074816.png

    王清宪强调,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执法为民,练就过硬本领,严明铁规铁纪,完善职业保障,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政法队伍。市委政法委委员,各区市党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和政法机关负责同志,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详细]

    02-28 07-02青岛日报
  • 春天来山东,听乡村振兴的故事

    粮食总产超过1000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7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不懈努力。山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详细]

    02-28 07-02大众日报
  • 山东干了啥,教育部开发布会专门点赞

    2019年1月份,省教育厅晒出2018年山东教育工作的“成绩单”,中小学大班额比例由2015年的44.3%下降至9.03%,已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的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详细]

    02-28 07-02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