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前年旅行,先后到了三个地方,也属偶然,听到了三个与炮弹有关的故事,三地在近代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笔,甚至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时常萦绕在脑海,令人回味。
一
从广西崇左来到中越边境凭祥市,再南行18公里,即到了友谊关。这座古老的关隘,系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始建于汉朝,最初被称为庸鸡关,后改名为大南关,明代又改为镇南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又改为友谊关。友谊关的西侧即金鸡山,海拔596米,站在山顶向南眺望,巍峨的群山,起伏连绵,异国风情尽收眼底。然而,比风景更让人心生触动的,是眼前山顶的镇南炮台,炮台的大炮炮膛口赫然卡着一发没有打出去的炮弹,虽历经一百多年,无论是整个炮身还是卡壳的炮弹,并未锈蚀,甚至呈现幽亮之色,让人震惊又好奇,当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1895年,中法战争发生后,为加强防御,清政府筹集重资在金鸡山修建了三座炮台,分别为镇南、镇中、镇北炮台,分布于三个山头。在镇南炮台安装了一门得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120毫米加农炮,一门蛙蛙斯二号开花炮,二门青铜炮。特别是这门卡膛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克虏伯大炮,纯钢铸造,炮膛长4.2米,跑身高2.5米,射程四十里,炮台可旋转一百八十度,具有强大攻击力。建筑炮台所用青砖、巨石全靠人力完成,仅将大炮从山底运到山顶就花费九个月的时间。这门让人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大炮,第一次试射就遭遇了卡膛的命运。原因是大炮出厂时,设立了炮弹的使用顺序,第一发炮弹口径最小,之后稍大,最后一发口径最大,炮弹本应按编号顺序发射,但清军误把最后一发炮弹当作第一发炮弹发射,导致卡膛。这门消耗巨额军费和巨大人力、物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没有打出一发炮弹,便因卡膛而成为一堆废铁。
这门哑炮,注定成为清军的悲剧。1907年12月2日,孙中山、黄兴从河内赶到镇南关发动起义,这门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大炮原本威力巨大,但此时却未发挥任何作用,起义军仅100余人攻关,就攻克了三座炮台。起义军士气高涨,孙中山亲自开炮(当然不是那门卡膛炮),一炮命中,炸向清军大本营,清军死伤惨重。这也是孙中山十次起义中,唯一一次在阵地亲自参战的起义。起义最终因弹尽粮绝,外无支援而失守。起义虽然失败,但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清的火种开始燃烧。
二
来到武汉,游览了著名的黄鹤楼,不远处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原是鄂军都督府,现在又称武昌红楼,本是晚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湖北谘议局,1910年建成,它仿照了西方议会大厦的建筑风格。这座原本用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民意机关建成一年,就变成了推翻清朝帝制的战斗司令部。而武昌起义又缘于一起意外的制作炸弹的事故,黎元洪又意外的被推举为都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10月11日,由于群龙无首,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将并未参加革命,躲在床后屏风后边的清军协统黎元洪拉出来,在谘议局被推举为鄂军都督(民间称为床下面被拖出来的黎都督),当时他不停的抱怨“莫害我,莫害我”,不肯就职,但最终还是被革命党人推上了都督的宝座,剪掉了辫子,走到了历史的前台。起义军在这里成立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宣布废除清朝帝制,成立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纪念馆里展示的“安民告示”也很有意思。中华民国成立了,大清王朝推翻了,要让老百姓知道。1911年10月11日这天,发布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黎佈告”,这么重要的文件签名居然不是黎元洪的全名,只是一个“黎”字,只有一个姓,只因当时由于是革命的人拿枪逼着黎元洪当得都督,他至死也不肯签字,是别人帮他代签的“黎”字。佈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因为当时中国使用的是皇帝年号,既然皇帝已被推翻,不能再用“宣统三年”的年号,想到都是炎黄子孙,四年前同盟会发表进步文章里面提到是黄帝纪元4605年,当年就是4609年了,而农历这天是八月二十日。
为何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发生地是在武汉呢?这又使人想到了张之洞的“种豆得瓜”。张之洞督鄂18年,练新军、办新学、兴办军工企业和民营经济,颇有建树。他既是传统士大夫,又是洋务改革派,创办了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钢铁厂——汉阳铁厂,策划修筑了卢汉铁路,创办了一批兵工厂、纺织厂、电话公司等,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创办了幼稚园、中小学堂、大学堂,派遣大批学生留学日本,对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了调和中西冲突而提出了“中体西用”,在他眼中,中国只是需要西方的技术,骨子里依然崇尚儒学传统,维护纲常伦理,同维新派划清界限。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但结果却偏偏走向了反面,其用官费送出的留日学生,后来多半成为革命骨干,包括后来的黄兴、宋教仁、蔡锷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编练的湖北自强军,也因思想开明涌入大批革命青年。他建立的汉阳枪炮厂,更为革命党准备了充足的武器。在他死后第二年爆发了武昌起义,他一生拥护的清王朝就此灭亡。
武昌起义第一枪响起亦属意外,缘于一次制作炸弹事故。本来制定的起义时间为1911年10月16日,但在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在俄租界秘密制作炸弹,其好友刘向正好过来,刘向叼着烟卷的烟灰落到了炸药上,一下被引爆,孙武被炸伤急送医院。租界警察赶来,逮捕了没来得及逃跑的刘同交给地方政府,当局高度重视,湖北总督端澂亲自审问,很快招供,随后清军按名单疯狂抓人。起义军指挥蒋翊武得知起义暴露,当机立断,迅速发出起义提前的指令,“当晚(9日)夜里12点以扔炸弹为号,听到爆炸声大家一起动手”。蒋翊武在12点时扔出了一颗炸弹,谁知炸弹哑火,被清军及时发现,与蒋翊武一起行动的几个人都没跑掉,蒋翊武因跑得快侥幸逃脱,之后一口气跑出武昌,躲到监利县藏了起来。
清军加紧了追捕,革命党人熊秉坤决心把起义进行到底,通知各营10日夜里12点枪声为号起义。10日夜里8点,有一排长在查房中与一士兵发生冲突,革命党人程正瀛举枪将这一排长打死,熊秉坤听到枪声,看到眼前的场景,索性将起义提前,对着天空打了几枪,各营所听到枪声迅速行动。近代史上里程碑式的武昌起义终于爆发了。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三
从南昌乘大巴走高速向西南行四个多小时,井冈山到了。井冈山地属吉安市,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庐陵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时庐陵府考取进士及状元数量号称天下第一多,是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的故乡。井冈山位于江西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八月的天气阴雨连绵,走在路上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杉树,抬眼望去,满山的翠竹、杜鹃花,低头看遍地是叫不上名的花花草草,几乎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山体和土地,所到之处除了绿还是绿,是一种充满生命的绿。
1927年10月,这里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有一千多处,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最有名的当属黄洋界,黄洋界是进入井冈山最重要的关隘,山顶摆放着一门迫击炮,被称为黄洋界保卫战的功勋迫击炮,不远处矗立着高大的黄洋界纪念碑。
1928年8月,红军主力在湘西行动受阻后转移到桂东,仅有三个营的兵力留守在井冈山。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七个团的兵力,趁红军主力未归之际,对井冈山发起“会剿”。留守红军面对大军压境,没有撤退,而是选择了坚守,制定了守围的方案,修筑了篱笆障碍、滚木擂、石壕沟、射击掩体等五重防线。8月30日晨,敌军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在猛烈炮火的配合下,疯狂扑向红军阵地,企图摧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黄洋界霎时炮声轰鸣,火光四射,红军官兵凭险固守,打退了敌人三次冲锋。下午四时,太阳开始西沉,敌人又发起了一轮猛攻,前几道防线一一突破,山上哨口守军伤亡很大,弹药严重不足,哨口危在旦夕。恰好当时南昌起义时带来的一门迫击炮,在军械处刚刚修好,立即将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抬上了黄洋界,立马军心大振,可因天气潮湿,前两发炮弹都没有打响,仅存一发炮弹了,大家把希望都放在了这一发炮弹上,这时奇迹发生了,随着“轰隆”一声,炮弹瞬间呼啸而出,直扑敌阵,在山下炸开了花。也许是天意,这发炮弹正好命中了敌人的指挥部,不但炸死了敌人一个指挥官,还引起了弹药库的连环爆炸。此刻,埋伏在各山头的号兵一齐吹响了冲锋号,隐蔽在山后的群众都跳了出来,杀声震天,土枪、土炮一齐开火,妇女儿童点响了煤油捅里的鞭炮,各个山头上的红旗也一齐摇起来,并一起高喊“红军主力回来了”敌人一看这阵势,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赶忙下令撤兵。最终红军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住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保卫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后在江西瑞金建立了红色政权,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今的井冈山不仅是红色教育基地,且已成为旅游、度假、避暑的胜地。
老滩 2024.6.28于百合园
责编:
审核:王云峰
责编:王云峰
“这是假新闻” 马斯克否认将提前结束“政府效率部”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央视新闻
缅甸地震已致超3000人遇难
央视新闻客户端
黑龙江鸡西坤源煤矿“12·20”重大运输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新华社
缅甸强震已造成5名中国公民遇难
央视新闻客户端
徒步百里祭英烈,这堂“思政课”已坚持30年
人民日报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东局势为何再度升温
光明网-《光明日报》
赏花踏青觅春 山师附小2.4班师生赴百花公园开展春游研学活动
海报新闻
哈尔滨亚冬会赛事信息系统遭境外网络攻击超27万次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