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文体

成长这门必修课,我来陪你一起上

2023

/ 09/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雪滢

手机查看

  近几年来,亲子类的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在图书市场上,亲子类的书籍早已占据了“半壁江山”。而看了这么多亲子类书籍,能够把故事讲成方法的书却并不多见。

《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 作者:叶萱

  读了叶萱老师的《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让我这样一个还未踏出校园的未婚女青年竟然有了想要宝宝的冲动。你会觉得很夸张,一本书不至于此。但是,我想告诉你,书中陪孩子玩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精彩有趣,不信,你来看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曾经出版《纸婚》、《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的80后作家叶萱。如今,她有一儿一女,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着。他们之间那些温馨动人的小故事,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既是一本幽默动人的故事书,也是一本满含哲理的育儿书。如果说《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记录的是作者如何陪伴两位萌宝一起边玩边成长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在在讲述作者自己一拖二的家庭模式下如何带着两位萌宝一起玩耍的同时,应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正确的引导孩子成长,教给他们道理,以及在不伤害两个孩子的前提下如何应对姐姐与弟弟之间的“小摩擦”。在这本书中你不仅能学习作者良好的教育方法,更能教人拥有良好的生活心态,不要追求飘渺的荣华,把握眼前的幸福才最为重要。

  看到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诙谐幽默,我不时被书中作者和姐弟俩三人之间的小故事所打动。姐弟俩年龄虽小,但却在作者的引导下都是一个很懂事的“小大人”。比如书中作者和孩子商量,放学回家后,大家一起自习,妈妈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文章,姐姐也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文章,弟弟在不打扰姐姐和妈妈的前提下去做点其他的事好不好。显然,作者这中在协商而不是命令中的教育方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姐姐放学回到家可以很自觉的完成该完成的作业,还未上学的弟弟会很安静的不去打扰姐姐和妈妈的事情。三人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一边碰撞一边成长。

  再比如,说到玩玩具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很排斥这件事情甚至是反感。但是作者却没有,恰恰相反,她非常的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个会玩耍的人。她说“最好的玩具,在生活里。玩具的道理,也在生活里。”不错,纵观历史长河,有多少伟人不都是在“玩”中发现真理、悟出道理的吗?爱迪生只上过短短三个月的小学,论知识储备他知道的并不比其他同龄人多,但是他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就是这样一个会玩、会思考的人,长大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谁都不是天生的人才,但倘若我们能从“玩”的过程中领略到“学”的重要,那岂不是“润物细无声”?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记录自己与姐弟俩生活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自己的童年趣事。我想,作为一个母亲,没有什么比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更细致的了吧。当自己的孩子因为第二天要考的拼音默写无法掌握而嚎啕大哭时,作为一名母亲,她并没有责怪孩子,反倒是先稳定孩子的情绪,再和孩子一起寻找学习方法。她解锁了家庭内部的一句小咒语,叫做“妈妈一定有办法”,久而久之,只要她说起这句话,孩子们就因为对妈妈的信任,而放松下来,用寻找解决之道来替代紧张焦虑的哭泣。

  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可以在玩中和孩子成为朋友,理解他们的心态与想法。孩子,请你慢一点,成长这门必修课,我来陪你一起上。(文/雪滢)

责编:

审核:陈凤祁

责编:陈凤祁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换一换